跨境电商 接通终端消费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国制造”加速走向全球
依循规律 以快取胜
随着海外市场普遍进入圣诞假期,27岁的跨境电商创业者华丙如的工作也进入了促销旺季后的平稳期。
这家由“85后”在阿里巴巴跨境零售平台速卖通上经营的网店,已经成为巴西市场速卖通女装销量的前几名,旗下有300多人的服装设计生产团队。
三年前大学毕业,华丙如最早做的是服装内销,互联网给他的启示是,与用户互动反馈、按需定制、快速出招。这让他的工厂生产的女装通过互联网走出了国门,广受欢迎。
“从设计到生产、仓库出货,如果使用商业快递发到美国,最快只需要半个月,一件衣服就可以从设计到生产直至送到消费者手中。”华丙如说。
依循互联网的规律和节奏,不断与顾客反馈、互动并调整生产计划,是华丙如的网店商品受欢迎的一大因素。设计成型后先做一批销售,结合销售数据情况,不断重复下单生产,尽可能降低库存风险。为了保证快节奏,华丙如的网店平均每天推出5款服装新品。“我们的客单价在20美元左右,衣服定价不高,主要是以快取胜。现在的利润还可以,不同的市场在10%到20%之间。”他说。
重视反馈 “量体裁衣”
从内销转型跨境电商,华丙如和他的“80、90后”团队也有过不适应。他们起初发现,直接把内销款式放到网上,国外顾客并不买账。
“比如夏季女装,巴西顾客喜欢鲜艳的、带蕾丝的,欧美人的风格比较性感。一开始员工也比较吃惊,有些衣服看上去都没几块布料,怎么会有人爱穿。但我们慢慢从买家的反馈里发现,这类衣服更接近他们的审美喜好。”
还有些买家发来自拍图,让华丙如和同事们哭笑不得:好好一件长袖衣服,穿在身材高大的外籍顾客身上,成了七分袖、中袖。后来,店里干脆用了欧美人来做模特,出口不同市场的服装在比例上进行调整,解决了这个问题。
互联网让中国的中小制造企业有了直接接触海外终端消费者的机会,但随之而来的支付、物流等问题也是考验他们的难题。遇到政局动荡、大型体育比赛、罢工,快递都经历过大规模延时,一些来不及派送的快递,华丙如只好选择就地销毁,因为运回国内的成本也不低。
跨境电商 趋势难挡
即便是跨境网络支付和物流服务并不尽如人意,最近几年,全球消费者自己开始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的趋势依旧难以阻挡。他们从中国网购商品,而不再借助中间商。
中国最大的电器生产商海尔集团已经开始通过与阿里巴巴合作,尝试没有库存的网络定制。消费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冰箱以后预付定金,厂家才开始采购和生产,这让库存、仓储这个制造业最痛苦的成本控制环节一夜之间不再成为问题,让价格可以下调30%。这对于“利润像刀片一样薄”的中国制造来说,这样的创新让人眼前一亮。先销售后生产让许多敏锐的中国厂商开始加入其中。消费者可以完成一年的必需品订购,然后请卖家按月送到家中。这种计划性对中国的农民尤其重要,他们可以在买种子和化肥之前就接受预订。
电商平台和制造型企业还在为跨境支付和物流布局,尽管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据新华社杭州12月24日电 记者张遥)
热门推荐
更多>
重庆动物园白虎兄妹首次亮相
2014年10张暖心的新闻图片
印尼火山口夜晚散发蓝色光芒
图片故事:重庆61岁老人的黑天鹅情缘
青岛胶州湾部分海滩遭泄漏原油污染
国家地理读者最佳摄影作品公布
深圳地铁乘客闯入服务亭抡椅子砸票务员
郑州义工组织冬至请700环卫工人吃饺子
苏格兰湖面出现“飞盘”冰
重庆“光猪跑”迎冬至
南宁惊现梅花桩迷魂阵 100米盲道12个桩等你撞
成都86岁婆婆寒风中卖鸡毛毽为儿子赚医疗费
北京: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
安徽一家六口铊中毒浑身疼痛 疑遭投毒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2月13日—19日
各国美女长啥样?好奇女子请全球编辑P照片效果迥异
拍《绝地逃亡》翻艇 成家班摄影师葬身怒海
家人为16岁少年买16块广告牌庆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