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常见不听话“特殊座位” 教育厅:不提倡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上课不听话、调皮捣蛋,就坐到讲桌前面专门设置的“特殊座位”上……日前,有读者向记者反映,贵阳市部分小学老师为管理学生出“绝招”——在讲台前设置专门的座位安排“不乖”的学生。对此省教育厅表示,设置特殊座位有变相体罚的倾向,不提倡。
家长黄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在贵阳市一公立小学读一年级,因为在课堂上经常调皮捣蛋,被班主任安排到讲台前的“特殊座位”上。这个位置,不跟随班级座位每周轮动,始终放在老师眼前接受监督。由于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一个星期还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黄女士的儿子觉得很沮丧。
记者走访发现,采取设置“特殊座位”的方法惩罚学生,在公立小学比较普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老师坦言,尽管让孩子坐在特殊位置上感觉也不妥,但是班上少部分学生对于规则和学校教育没有敬畏之心,如果不采取措施管教一下,不仅对孩子自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而且还会影响课堂纪律。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或许能随心所欲,但在学校就要接受管束,只要不是很过分的打骂,家长也支持轻度的惩罚。”一些受访家长对此持赞同态度。也有不少家长反对该做法。张先生说:“让娃娃坐在特殊位置上听课,难免会产生‘异类’的想法,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没有好处。”
对此,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采取这种让学生产生“与众不同”感受的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负担,该做法有变相体罚的倾向。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该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说,尽管不少学生有些顽劣表现,老师这一职业有很多难处,但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于学生在学校调皮捣蛋的行为,教师应该耐心教育、说服、引导,依法执教。对于广大家长而言,如果对学校教师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通过学校、班级成立的“家长委员会”向校方反映,通过民主的渠道和途径来解决问题和困惑。(记者 段筠 胡颖)
■链接
那些年
我们受过的惩罚
一名学生有错,全班学生挨罚。
1、不准进教室
2、请出教室
3、放学不让回家
4、调换座位
5、写检查
6、当众检讨
7、罚站
8、罚体力劳动
9、罚跑步等
10、冷淡式惩罚
这是一种特殊的惩罚方式,就是“我不理你”。不管你如何“耍猴儿”,我连看都不往你那儿看。
11、报告家长。
12、“连坐”
热门推荐
更多>
重庆动物园白虎兄妹首次亮相
2014年10张暖心的新闻图片
印尼火山口夜晚散发蓝色光芒
图片故事:重庆61岁老人的黑天鹅情缘
青岛胶州湾部分海滩遭泄漏原油污染
国家地理读者最佳摄影作品公布
深圳地铁乘客闯入服务亭抡椅子砸票务员
郑州义工组织冬至请700环卫工人吃饺子
苏格兰湖面出现“飞盘”冰
重庆“光猪跑”迎冬至
南宁惊现梅花桩迷魂阵 100米盲道12个桩等你撞
成都86岁婆婆寒风中卖鸡毛毽为儿子赚医疗费
北京: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
安徽一家六口铊中毒浑身疼痛 疑遭投毒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2月13日—19日
各国美女长啥样?好奇女子请全球编辑P照片效果迥异
拍《绝地逃亡》翻艇 成家班摄影师葬身怒海
家人为16岁少年买16块广告牌庆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