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企“减压”应更有作为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将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至65美元/桶。起征点提高后,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仍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这对因油价狂跌业绩大幅受损的“三桶油”,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所谓石油特别收益金,是国家对销售国产原油的石油开采企业因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所获得的超额收入按比例征收的收益金。在国际油价“跌跌不休”之际,国家提高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不仅意味着国内原油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对石油企业更是看得见的利好。
近些年,随着人工成本、材料价格的上涨,不少海外油田都是高价购入,加上石油开采越往后期成本越高,很多海外项目和老油田开采成本目前可能已经超过55美元/桶的原有起征点,上调起征点自然在情理之中。这也表明政府已经认识到企业成本在提升,如果不提高起征点,不符合征收的初衷。
不过,油企在“享受”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除了做好应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冲击,还应该挖掘潜力,通过套保套利、降低开采成本等措施,更加有所作为。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对国内油企不无挑战,但对我国发展来说更多的是机遇。我们既可趁势增加进口丰富石油储备,也可直接让消费者受益。从实际看,除了税费等因素,对消费者来说,油企仍有一定的让利空间。这主要是因为油企利润依然偏高,其管理与营销成本有调整空间。以中石油为例,其财报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高达630亿元,营业费用高达452亿元,两个数据相加,已超出960亿元的当期净利润,这样的管理与营销成本显然不合理。
另一方面,油价下跌还让国内炼油企业早就饱受诟病的一个问题再次浮现,那就是国内油品质量不高是导致大气污染加剧的因素之一。尽管并不缺少技术、设备和措施,但以往在油价上涨时,国内油企多以炼油亏损为由,不愿提升油品质量,甚至有企业骗取脱硫补贴。现在,油价下跌已是事实,国家提高“特别收益金”起征点后,升级换代、提高油品质量的障碍已经消除大半。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油企如果再拿“成本”说事儿,恐怕就说不过去了。(经济日报 张国栋)
热门推荐
更多>延安一商场送礼品 百余市民争抢被挤哭
郑州一火锅店墙挂百万元作举报奖
广西小伙用狗拉车携患病女友游中国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36位遇难者名单全部核实并公布
哈尔滨仓库大火已造成5名消防员遇难 14人受伤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开设悼念通道
哈尔滨一仓库发生火灾 持续燃烧4个多小时
北京:攀冰带火冬季运动
北京天坛公园举办古典音乐会迎新年
5米高巨型“大海鸥”亮相云南昆明 包子脸萌萌哒
《中国日报》元旦图片精选
吉林长春石头口门水库开网冬捕
上海外滩跨年夜发生踩踏事故 已致36人亡
北京小学生国子监齐诵国学经典迎新年
上海:市民自发为踩踏事件中的死伤者献花祈福
北京市第171中学举办18岁成人仪式
【图刊】海南土豪民居的前世今生
官媒发国旗护卫队绑木架顶板砖训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