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中国“科学”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研究黑潮影响

新华网倪元锦 孟菁 2015-01-15 21:50:25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新华网“科学”号科考船1月15日电(记者倪元锦 孟菁)正在西太平洋海域作业的中国“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日前投放了“沉积物捕获器”,研究太平洋黑潮暖流对中国的影响,目前这一装置工作状态良好。

  “沉积物捕获器”是一组由底砣、捕获器、浮球组成的装置。底砣由4个火车轮子制成,重约1.25吨,沉入约3100米的海底。两个高约1.5米的黄色漏斗型装置为捕获器,由绳索与底砣相连,分别固定在距海底240米、距海面700米的高度。捕获器上方是4组橙色浮球,每组3至5个,由绳索相连,每个浮球是高约半米的圆柱体。浮球与底砣可确保海水中的捕获器水深相对稳定。

  13日,“科学”号科考船抵达位于菲律宾东部的西太平洋首个作业点,投放“沉积物捕获器”,目前工作状态良好。

  随船首席科学家董冬冬说,“沉积物捕获器”可捕获海水中每单位时间下沉的悬浮颗粒,用现今的沉积物反推洋流的历史演化,探究黑潮暖流对我国的影响。

  黑潮暖流,是太平洋北赤道洋流遇吕宋岛后的向北分支,起源于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以东海区,流经我国台湾东部岸外进入东海,经吐噶喇海峡流出进入日本东部岸外,是整个东中国海环流的主干。

  黑潮暖流以高温、高盐、杂质少、水色深、流速快为特点,是鱼类洄游的“高速公路”,也可改变近海的水团结构,推动沿途的物质输运,改变近海生源要素,从而改变近海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李铁刚介绍,研究黑潮暖流及其分支变化对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变异的影响,是此次科考核心主题之一。“将从多学科协同研究的角度,探究西太平洋暖池变异与黑潮变异的关系,沉积物捕获器将于明年回收,”他说。

  “科学”号于10日15时从厦门港起航,赴西太平洋海域考察深海海洋环境与特殊生态系统,预计2月中旬返回青岛港。

扫货去 举棋不定
有钱也非万能:香港移民门槛转向吸纳人才 济州岛迷局:海外投资遭遇“任性”的启示
48岁周海媚娇艳如少女 30年惊艳角色全回顾 超模安布罗休沙滩诱惑 镂空泳衣秀S形身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详细>>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乌镇召开。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片警故事》

        详细>>

        圆梦北京之《陌生的兄弟》

        详细>>

        圆梦北京之《京味传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