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农民工讨薪之路何时不再艰难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河北冀州一名14岁女中学生讨薪现场坠楼身亡(网络图片)
韩 振
农民工讨薪是一场无人想看的悲剧,但这样的悲剧却在每年的年关照旧上演。
“河南农民工因讨薪命丧太原派出所”事件尚未平息,河北冀州一名14岁女中学生讨薪现场坠楼身亡再次引起舆论关注。一件件因讨薪引发的命案让人悲愤不已,血案背后法律维权途径的缺失更引人深思。
农民工为何不选择法律维权,却采取极端手段,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非也,是法路不通,他们才会选择上危险的高楼讨薪;是法路坎坷,他们才会选择用极端的方式轻生。
法律维权之路究竟有多坎坷?从下面的这个案例就可见一斑。
2011年11月份起,重庆农民工刘仲凡为拿到被拖欠的13057元工钱,一共走了8个程序,出庭了20余次,经历了939天,才最终将工钱拿到。虽然最终讨薪成功,但其间辛酸,以及为讨薪花费的成本,远远超过了所拿到的工钱。
正常情况下,一个讨薪的农民工法律维权将走完这些程序:先到劳动部门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再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且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由于拖欠工资者往往将程序走完,这意味着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两载,导致很多农民工长期奔走在讨薪的路上。
农民工法律讨薪的道路有多艰难,他们极端方式讨薪的悲剧就有多频繁。
当务之急,是为农民工法律讨薪开辟一条便捷通道,让农民工少走弯路,少费时间,少花成本。这条便捷之路如何打造?一些法律专家建议,将目前的“一裁两审”程序简化成“或裁或审”程序,并且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开辟“绿色通道”。
程序简化的同时,还应保障讨薪农民工求助有“门”。眼下,能为农民工讨薪提供帮助的公益诉讼机构少之又少,部分颇有成效的公益诉讼机构又因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持,最后也无以为继。对政府来说,社会只是少了一个公益机构;但对无数农民工来说,却是少了一扇通往法治的大门,甚至是少了一条继续生存的道路。
当前,我国正沿着法治的轨道大步向前。在依法治国的宏伟背景下,每一起极端讨薪案例都是社会的污点。能否从根本上破解农民工讨薪的困境,不但考验着依法治国的成色,也考验着依法治国的决心。(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
热门推荐
更多>娃哈哈接班人宗馥莉低调出席浙江省政协会议(图)
吉林长春女孩雪地表演钢管舞
国门守护人极寒天气雪地奔袭
山东邹城:世界最重跨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合拢
医生拎着吊瓶为患者拍片
土豪500万买直升机 为防鱼被偷
沪指暴跌7.7% 创7年最大单日跌幅
CBA全明星赛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哈尔滨“无声”餐厅:为聋哑人组建的爱心驿站
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仍有20余人失踪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月10日—16日
北京市开展处置多点连环恐怖袭击实战演练
中国援非抗埃医疗队首批队员回国抵渝
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仍有20余人失踪
广西一大排档煤气罐爆炸已致6死19伤
小米旗舰新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女工头被撞身亡 丈夫含泪给工友结薪10万
长沙街头现反腐败漫画 城管称过于负能量


全球乳业陷困境:不止中国“倒奶”


- 48岁周海媚娇艳如少女 30年惊艳角色全回顾
- 田亮发声明否认森蝶攻击大小S 已向警方报警
- 春晚语言一审毙两节目 哑剧成二审重点
- 2015年将实施的影视新政 一剧两星、限外令等均在列
- 周杰伦不签婚前协议 砸195万欧洲办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