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大粮仓 如何迈向全国大厨房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 吴利红)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1248.4亿斤,比上年增产47.6亿斤,占全国总产量增量的近一半。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幅超过全国农民收入增幅,超过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在新常态下,如何变原粮大省为食品大省,让更多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本届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将建言献策的视角再一次聚焦——
龙江好大豆 外埠赚了加工费
每10个速冻汤圆就有6个产自河南,每10根火腿肠就有5根产自河南;山东加工全国90%的蛋白粉原料来自龙江,有名的上海烤夫,原料使用我省产的非转基因大豆……产粮大省河南已变身食品加工大省,龙江原豆低价销售山东、上海等地,外埠加工的食品价格是原豆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省政协委员刘洪法说,嫩江县域大豆种植面积在600万亩左右,去年大豆丰产,亩产平均达到了150公斤左右,好的地块达到了亩产175公斤。“多打了大豆,却换不来钱”,市场收购不到1/4,而且价格较低,大豆积压在农民手中。“整车黄灿灿优质大豆被山东豆商低价收走,回去加工蛋白粉和各类豆制品,看着真着急。”前不久,嫩江1500吨非转基因大豆出口到韩国,主要供给豆制品加工企业,而当记者去嫩江采访时,大豆工业园区内唯一的豆油冷榨企业却因加工能力受限而停产。
省政协委员穆娟微说,如果龙江人自己能在本地加工,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价格不仅翻番,产业升级,就地取材的优势加上物流环节的减少,自然也会增加本地大豆的收益,也会彻底改变龙江大豆外埠加工的局面。
刘洪法建议,要搞好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激发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保证大豆种植户获得最大利益。对大豆主产区引进大豆仓储、加工、科技企业等,省委、省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让龙江大豆就地加工,变成“金”豆子。
做好精深加工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省政协委员刘清泉说,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而我省只有40%左右,且85%以上为初加工。与国内发达地区比,在整体规模、加工能力、精深加工程度、品牌创造及技术研发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
省政协委员张文明说,黑龙江省缺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端特色的产品。农产品结构单一且缺少科研投入和市场开发。龙江的农产品要想在与国内其他省份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在工业富农、科技富农、人才富农等方面做足文章,从根本上转变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将已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有委员指出,目前,发达国家开发出大豆精深加工产品12000多种,玉米精深加工产品3000多种。而我省粮食只有15%进行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黑龙江如果不搞农产品深加工,农民很难富起来。只有深加工上去了,粮价才能增长,畜产品价格才会增长,农民才能受益。”省政协委员潘国君建议,在新常态下,要强化市场营销,要有新突破,解决好农业“种强销弱、量大链短”的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做强特色品牌 “吃得饱”也要“口感好”
张文明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这对我省是一个良好的机会。黑龙江省马铃薯作物由于种植生态资源好,品种好,品质在全国领先,但我省缺乏特色品牌,我省应发挥自己的产品优势,“在向黑土地要产量的同时,也要给全国人民送去质量优、口感好的马铃薯。”
人们已经由“吃得饱”向“吃得好”、“ 吃得健康”、“吃得有口感”转变,仅是数量的保障已满足不了需要,人们更加追求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改善。
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仅五常市就有规模以上水稻加工企业160多家,鹤岗有100多家,大米品牌多而杂。黑龙江省玉米、小麦、大豆等加工企业也都存在品牌多而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问题。
潘国君认为,我们要加大对绿色产品、绿色食品的保护力度,保护黑土层,严格控制化学品的使用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让“龙江绿”持续绿遍全国,让人们不仅能吃到安全的龙江绿色产品,而且吃得有味道,吃出龙江食品中特有的香气。形成全产业链条,真正使农业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品牌大省转变。(编辑:李硕)
热门推荐
更多>
萧蔷走红毯秀傲人上围
听见黑白的颜色
陕西现奇葩“天桥” 跨6楼顶穿8楼墙
用3D打印机打印一个女朋友
山东青岛:动物也吃腊八粥
人像摄影:步入现实的“幽灵公主”
张歆艺如花妆附体 无节操刷屏吓坏网友
刘涛晒京剧扮相 穿粉色戏服妩媚动人(图)
一男拥二女:俄罗斯警校美女真开放
王珞丹姐姐美艳私照曝光 才貌双全身材火辣
长沙一蜡像馆逼真还原古代青楼女子
宁夏首趟高品质品牌列车“丝路驿站——宁夏号”首发
“坚强姐”跪着去打工 称做人要有骨气
南昌铁路警方摧毁一特大制贩假票团伙
京燕通勤动车遇冷上座率不足3成
图片故事:重症抢救室外的家属们
主人休寒假宠物遭弃 动物保护人士呼吁学生不要养宠
山东济南道边井盖加高 酷似“坟堆”引路人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