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苏文菁:环三都澳港为“海丝”建设提供鲜活文化 应扶持开发

新华网福建频道蒋巧玲 2015-01-28 11:56:27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新华网福州1月28日(记者 蒋巧玲)当闽江口以南的厦、漳、泉融入“海丝”建设,闽东地区环三都澳的几个港口却依旧“默默无闻”。“挖掘、梳理环三都澳港的海洋文化遗存,提升该区域的战略地位,对于新‘海丝’建设有重要意义。”昨日,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福建省海洋文化中心主任苏文菁,在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中提交该提案并接受记者采访。

  据了解,三都澳雄踞太平洋西岸,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处于闽东三沙湾内、三都岛南侧,历史上是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也是较早对外通商的港口。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环三都澳港也积淀了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

  “这块土地,是古代南岛语族离开大陆前的重要栖息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苏文菁说。据了解,南岛语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族群,福建绵延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海岛,是南岛语族离开大陆前最后的栖息地,而环三都澳港则是他们的重要栖息地区之一。

  不仅如此,该区域还是古代重要的造船基地,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三国孙吴于连江至霞浦一带设“温麻船屯”营造船舶,而古代闽东地区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使该地区的港口在海洋贸易编织的商业帝国里占有一席之位。同时,闽东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址和“海丝”遗存。

  “现在,该区域还有了很多现代特色工业,比如福安的小电机、船舶业、中国著名的工夫名茶;霞浦现代渔业发展的规模、质量都走在全国前列,紫菜、海带、海参等特色渔业产品远销海内外。”苏文菁说,基于这些因素,对闽东地区开展海丝文化遗存普查,对于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重要意义。

  为此,她提议,在霞浦地区选址筹建海洋文明博物馆、造船文化展览馆等,传承和创新福建海洋文化,并对闽东地区海洋族群、“海丝”文化遗存进行系统普查和研究,挖掘鲜活的本土海洋文化资源,为福建省的海洋强国和“海丝”建设提供决策依据。“还要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给闽东地区的特色产业多一些政策支持,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助力这些产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和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发挥优势。”苏文菁说。

碎纸机 割舍
李嘉诚商业帝国巨变:一个月内“扫荡欧洲” 欧洲央行QE:借鉴美英日三国经验
从陈赫离婚看好男人为啥爱撒谎? 经典老片重映 靠情怀还是靠实力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2015年地方两会大幕拉开。

      详细>>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详细>>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

        圆梦北京之《闯关大年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