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成房企抢地"集中营" 1月份土地成交530亿元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一线城市合计成交土地58宗,成交金额达到了530.9亿元,与2014年12月份的378亿元相比,环比上涨了40.4%。更值得关注的是,1月份土地成交平均溢价率达到了28.6%,这意味其平均溢价率创下2014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点。
记者注意到,2014年全年,除了1月份一线城市土地出让平均溢价率达到50%以上外,其余11个月均低于26%。
2月3日,首创置业以5.98亿元夺得北京顺义一块包含经营性养老用地的土地,商品房部分楼面价为每平方米1.1万元,如果加上对养老地块的投入,商品房住房部分楼面价每平方米将超过2万元,溢价率超过30%。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对这块地的争夺非常激烈,经过56轮拼杀才定下买主为首创置业。“多家企业竞争拿地,基本可以判断2015年北京土地市场的竞争会非常激烈”。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如是表示。
此外,中原地产监测的另一组数据显示,以华润与首开、招商的联合体为例,其1月份在北京拿地金额合计达到了192.81亿元。由此可见,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积极性明显比2014年上升。
对此,张大伟表示,拿地节奏可以看出房企对未来楼市的判断。2014年初,20强房企在土地市场上表现得较为保守,直至去年9月份,部分企业才出现在土地市场上,其中,万科、远洋、保利等企业当时均大幅度拿地。此后,房企逐渐开始对一、二线城市增加土地储备。
不过,另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从土地市场的出让情况来看,房企布局正发生变化,三、四线城市由于过量的楼市库存难以消化,市场饱和度高,房企到这些区域拿地的意愿非常低。
相反,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成为房企抢地的“集中营”,甚至不断推高地价。目前,一线城市楼面价接近或者超过周边房价已经成为土地市场的新常态。有分析人士认为,房企高价拿地是有风险的,从北京2015年供应的豪宅规模就可以看出,北京动辄每平方米售价达10万元以上的豪宅在多区域内集中入市,这势必对高端楼市竞争格局造成影响。毕竟,大量豪宅入市后卖给谁,市场是否真正具有接盘能力有很大不确定性。
对此,世茂集团副总裁蔡雪梅曾对记者表示,开发商依靠挖掘土地增值价值找利润的地产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将以拼产品见长,企业应该严控负债率、回款率、利润率和销售率。

热门推荐
更多>
7岁女童离世 捐献器官救人
四川凉山高二女生怀孕索引产费 遭高一男友棒杀
沈阳300扇阳台大楼各家扩建有长有短贴脸亲近
图片故事:老街“守艺人”
图片故事:8岁羊倌风雪中放羊养家
重庆首条彩色公路正式投入使用有效缓解视觉疲劳
香港:马云出席创业交流会
探秘造星工厂基地
奥凯航空引进中国第一架波音737-900ER客机
中俄印外长第十三次会晤在京举行
吉林老跃沟水库举办冬捕节人欢鱼跃祈愿人寿年丰
湖北宜昌一河流内发现约百只死鸡
广东佛山一女子等车遇抢劫被砍10多刀双手被砍烂
我国建成首个P4实验室
图片故事:“玻璃女孩”刘儒珍的大学生活
福州一私人餐厅设环卫工休息站
“虎”啸林海雪原
三尺岗台上的特殊婚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