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俄“大三角”未稳 多方矛盾难调和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外媒称,2月2日举行的俄中印外长会议备受瞩目。在欧美对俄制裁反过来令以西方为中心的整个世界经济调节模式受到重创之际,地区大国被迫建立自己的更加可靠的机制。
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2月2日的文章称,三国外长讨论了乌克兰问题。俄罗斯试图争取印中对其立场的支持,并总体上取得了成功。部长们“反对针对任何国家进行外部强行推动政权更迭,反对依据国内法实施单边制裁”。
不过,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与其说是想要给予俄道义支持,不如说是希望这场冲突延续尽可能长的时间。美国操心欧洲安全问题越多,它放在遏制中国在亚洲扩张战略上的注意力就越少。美国和欧盟越是频繁地以经济制裁威胁莫斯科,中国就越容易说服第三世界国家参与它自己的发展机制。在这些机制下,北京不会滥用东道主的地位施加政治压力。
尽管外长会议作出的表态十分重要且引起了反响,但目前还不能把俄中印称为“大三角”。因为首先,三国中至少有两国还不追求这样的角色。中国认为,将自己定位成代替华盛顿的力量中心为时尚早。其次,新德里与北京之间的军事政治分歧——巴基斯坦问题、领土争端、在东南亚的利益冲突——也妨碍了“大三角”的建立。当然,这些分歧如今稍稍退居次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决定在双边关系中专注经济问题。但这些难以化解的争端存在的事实,使得中印在国际政坛结盟几乎不可能。
据法新社北京2月2日报道,在印度外长和俄外长来北京出席三方会谈之前,奥巴马总统对印度进行了高调访问,其目的是增进美印关系,并加强它们的共同利益,联手遏制中国日益扩大的地区影响力。
尽管奥巴马在为期三天的访问期间没有提到中国,但他对“印度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表示欢迎。
外界普遍认为,相比前任政府,莫迪总理对中国的态度更强硬些。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2月3日报道,俄印中外长会晤昨天在北京举行。对正在经受西方政治和经济压力的莫斯科而言,这一机制当前具有特殊意义。
中国外长王毅在会晤中没有提及俄印中“大三角”中的不平衡之处,而是指出“三驾马车”的GDP总值约占世界GDP的20%,人口占全球的40%。
新德里和北京在乌克兰问题上明确持中立立场。中印外长昨日在讲话中完全没有提及乌克兰,但拉夫罗夫就该问题谈了许多。
中国外长尝试说服俄印外长,中国的“一带一路”经贸项目也会对俄罗斯和印度带来好处。莫斯科和新德里先前对北京的这一计划持怀疑态度,担心这将破坏俄印的地区地位。但在三方会晤中三国外长并未互相提出要求。(参考消息网)
热门推荐
更多>
7岁女童离世 捐献器官救人
四川凉山高二女生怀孕索引产费 遭高一男友棒杀
沈阳300扇阳台大楼各家扩建有长有短贴脸亲近
图片故事:老街“守艺人”
图片故事:8岁羊倌风雪中放羊养家
重庆首条彩色公路正式投入使用有效缓解视觉疲劳
香港:马云出席创业交流会
探秘造星工厂基地
奥凯航空引进中国第一架波音737-900ER客机
中俄印外长第十三次会晤在京举行
吉林老跃沟水库举办冬捕节人欢鱼跃祈愿人寿年丰
湖北宜昌一河流内发现约百只死鸡
广东佛山一女子等车遇抢劫被砍10多刀双手被砍烂
我国建成首个P4实验室
图片故事:“玻璃女孩”刘儒珍的大学生活
福州一私人餐厅设环卫工休息站
“虎”啸林海雪原
三尺岗台上的特殊婚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