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罕见病救治面临昂贵负担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新华网济南3月1日电(记者王海鹰)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14岁的孙明源出生两个月后被查出患有重症苯丙酮尿症,这种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一旦停药就会面临生命危险。由于目前国内缺少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孙明源只能服用一万多元一盒的进口药,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每年都要承担十多万元的治疗费用。为此孙明源的父母选择了外出打工为儿子赚医药费,70多岁的爷爷奶奶不仅要种地,还要照顾患病的孙子。
孙明源患的是一种罕见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至1‰的疾病。很多罕见病的发病率仅有十几万分之一,因其病种罕见且只有不到1%的病有治疗方法,罕见病也被人形象地称作“孤儿病”。目前全球已确认的罕见病有5000至6000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国内较为人熟知的罕见病包括苯丙酮尿症、地中海贫血、成骨不全症、戈谢氏病等。
目前,少数罕见疾病有特效药,但对于这些罕见病患者来说,医药费用昂贵。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会长韩金祥指出,重症苯丙酮尿症的药物花费每年近20万元,而戈谢氏病的特效药物每年需200万元,远远超出了绝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韩金祥说,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测算发现,如果一种疾病的人数少于30万—50万,企业可能收不回其研发成本及获得合理的利润,这导致企业的研发动力不足,国内在“孤儿药物”研发领域几乎处于空白。另外,大部分“孤儿药物”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研发动力。
韩金祥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现阶段加大政策扶持,支持“孤儿药物”进口,简化审批程序,推动“孤儿药”进入医保体系,以此激励国内企业开展“孤儿药物”研发。对于那些还没有治疗药物的罕见疾病,也需要有更多研究人员加入到新药研发中,用中国科学家的力量填补国际空白。
热门推荐
更多>安徽阜阳“90后”青年骑公共自行车迎娶新娘
北京:前门60年国营老面馆付不起租金将关闭
68米“鳌江大龙”闹新春
北京:罕见病患者“eye show”迎“国际罕见病日”
450米健身步道亮相上海闹市
“最美洗脚妹”的两会声音
数百名武警携脸盆抹布清洗天安门广场
2015两会新闻中心今日正式启用
边防官兵极寒天气赤膊浴雪 血性十足“虎”啸雪域边关
广西“铁骑大军”节后启程返城务工
学生某餐厅打工曝黑幕:厨师用炒锅洗拖把
北京长安街最后一根烟囱年内将熄火
全国各地新春招聘忙
香客在武汉寺庙祈福扔硬币 工作人员戴头盔清理
天南地北“网购”生活
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增吸引观瀑者
春运大潮: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9岁男孩替抱病保洁员妈妈清扫爆竹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