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善行美德 法治护航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我们要敢于仰仗道德的力量,更要仰仗法治的力量,好人好事才会发扬光大。

  善行美德 法治护航

  杜 博

  日前,河南濮阳大学生孟瑞鹏与人合力救起落水儿童,自己却不幸溺亡。网友和媒体纷纷为他英勇救人的事迹点赞,同时也为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惋惜。然而事件的发展出人意料,被救儿童一度否认孟为救人落水,引起一片哗然。直到3月2日,获救儿童的母亲才承认,“怕赔钱或是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教孩子说谎。尽管一波三折,3日凌晨,当地警方公布,认定孟瑞鹏溺亡前有救人行为。

  为英雄之名最终没有被辱没而感到庆幸,更多的还是深刻反思。网络舆论多是对被救儿童家长的道德谴责,然而单纯的谴责已失去意义;“老人扶不得,小孩救不得”的无奈讽刺才更刺痛人心。尽管大多数的守望相助都能得到善意的感恩,义不容辞伸出援手的英勇事迹依然在我们身边不断上演,可个别“以怨报德”的行为还是让好人心寒。有人不禁想问,还敢不敢坦荡做好人?

  我们要敢于仰仗道德的力量。德不孤,必有邻。每一个善念与恻隐之心,每一次伸手与鼎力相助,都如同温暖的细涓汇入江海,涌动着美德与正义的力量,一同构成社会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我们更要仰仗法治的力量。人性本善,但小奸小恶不能仅靠道德约束,还必须依靠法律去惩恶扬善,坏人恶行才会销声匿迹,好人好事才会发扬光大。

  希望出台针对见义勇为和“道德碰瓷”行为的法律细则,让法律与道德1+1>2,保驾护航义举善行。

  ■我来打酱油

  @太理想不可触:被救小孩的家长这是在误自家的子弟啊!小孩子因年纪小不懂事或因迫于家长的压力而说了谎,倒也情有可原,但家长却因害怕担责而丧失了做人应有的良知,真不应该啊!

  @zi色feng铃:很像“东郭先生与狼”的现代版本,被救小孩的家长怕担责而说谎亵渎正义,令人心寒。如何保障英雄流血后不再流泪,法律要公正,良心更要摆正。

  @李云:针对道德的“瞬间沦丧”,不妨换一个思路来思考。如果给予好人更多的社会保障,设立更多类似“见义勇为险”等社会保险,不仅可以释放出更多见义勇为的正能量,还可以让被救者及家人“不再害怕承担责任”。

抗霾博弈 琢磨不透
外媒眼中的“两会”:将掀起深化改革浪潮 甜蜜的空白:洋品牌吞食中国巧克力市场
奥斯卡红毯:“石头姐”优雅复古 洛佩兹深V惊艳 好莱坞大咖开心互动 从奥斯卡后台看明星朋友圈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2015年地方两会大幕拉开。

      详细>>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详细>>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

        圆梦北京之《闯关大年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