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聚芪心、扶正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陈可冀、孙燕、黄璐琦等,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法国肿瘤内科专家JP Armand教授、鞠丽雅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东西医学中心主任许家杰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
本届世界黄芪论坛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办,定西市人民政府、甘肃扶正药业承办。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国内有关医疗机构和企业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夏红民代表甘肃省政府,向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说,近年来,甘肃抓住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结合省情实际,立足自身特色,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探索总结了一条财政承受得了、群众支付得起、社会各界满意,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2014、2015年连续两年,甘肃平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全国最低,得到国家有关方面肯定,群众从医改和发展中医药当中切实享受了改革的红利。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甘肃有探明的中药材品种1600多个,特别是黄芪、当归、党参、大黄、甘草并称陇药五金花,在国内外负有盛名。“十二五”期间,甘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有力举措,大力推动产、学、研、用的有机联合,促进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的有机结合,着力推进“陇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2015年,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388万亩,产量99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全省有持证药品生产企业134家,药品批准文号3022个,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80万吨,年周转量100万吨以上,以兰州为中心的医药商贸物流配送网络初步形成,物联电子交易平台初步完善,中医药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已经有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黄芪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利用陇西的道地产区优势,引领全省规范化栽培黄芪50万亩以上,产量15万吨左右,以“贞芪扶正”为代表的黄芪精深加工产品,产值近10亿元。本次论坛公布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的《道地药材 定西黄芪》标准的公告,对稳定陇西黄芪质量,推动甘肃黄芪产业链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致辞最后,夏红民副省长专门强调,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通过论坛,积极为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问诊把脉、传经送宝,将甘肃作为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研发基地,共同推动中医药及其相关产业“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据了解,中医认为黄芪大补脾肺之气,素有补气之长、扶正良药的美誉。近代大量研究证实,黄芪具有保护心肾、双向调节血糖血压、抗缺氧、抗自由基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目前,在承认和使用中医药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芪以原药材、中药饮片、功能性食材等多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为促进黄芪研究与利用,将黄芪开发成应对全球老龄化,防治慢性病、老年病等多方面的功能性产品,推动中医药走向全世界,我国知名学者陈可冀院士、孙燕院士共同组织发起了世界黄芪论坛,并于2014年10月在兰州举办首届论坛,形成了《黄芪的基础与临床》一书,对黄芪的药用传承、药学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了全面总结,为今后广泛深入研究应用黄芪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着传承、创新、发展的宗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陈可冀、孙燕、黄璐琦等,JP Armand教授、鞠丽雅教授、许家杰教授等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分别从黄芪的免疫研究、黄芪的临床应用、黄芪的抗肿瘤机理、黄芪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发表了精彩演讲。定西市政府介绍了定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概况。论坛承办方扶正药业作为从甘肃定西成长起来的地方药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利用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黄芪产品为主的系列中药材产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为打造“陇西道地黄芪”品牌,扶正药业在论坛上介绍了拳头产品“贞芪扶正冲剂”,并从企业规划等方面交流展望了黄芪开发利用前景。
(编辑:涂恬 陈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