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东北经济】大庆,老牌工业城的新活力

作者:张菲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1-13 14:01:12

【直击东北经济】大庆,老牌工业城的新活力

中国日报网1月13日电(记者 张菲菲)提起大庆这座城市,人们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自1960年起开发建设的大庆油田在新中国能源发展史上的重要位置使这座城市的名字与石油、能源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国内“三期叠加”,原油“量价双降”等等原因,近年来,这座城市像其他重要的老牌工业城市一样遇到很多困难,面临发展局面最为负责的历史时期。

过去五年,大庆积极应对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挑战,从多角度进行尝试,打破发展的瓶颈。

老厂:大庆石化大力发展乙烯工业

石油化工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产业”,而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龙头”,其生产的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烃是所有化工产品的最基础原料。因此,乙烯、钢铁和粮食被并称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三大重要指标。同时,乙烯能够保障并拉动下游产业发展,其超长的产业链渗透到纺织、服装、汽车、电子、建材、塑料和化工等许多行业,可带动塑料加工、石油树脂、医药制剂等10余条下游产品链,这是在所有炼化产业中对下游拉动效应最高的产业。

大庆石化新建60万吨/年乙烯装置建设工程于2009年9月破土动工,工程占地面积75公顷,工程包括9套生产装置、辅助和公用工程设施,有23个主项,76个子项。该工程项目采用国产化技术,是国内首个“大型乙烯技术国产化工艺包设计”项目,作为国家863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大庆石化公司将自身生产经验与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体系深度嵌套,全面参与开发、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探索出大型乙烯装置建设开工的“大庆模式”,仅用19个月有效工期,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2012年6月30日,我国第一个国产化工艺包,第一套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60万吨/年的大庆石化乙烯装置顺利中交,同年10月5日产出合格乙烯,创下乙烯装置在北方高寒地区建设工期最短和开车一次成功的骄人业绩。

2013年7月25日,装置顺利通过大负荷运行标定,装置运行安全平稳高效,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3A工况标准。2016年,实现全年乙烯产量76.8万吨。4年来,公司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龙江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实时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小时乙烯生产能力达75 吨,装置年操作小时数为8000小时,年乙烯生产能力超过60万吨,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实至名归,为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直击东北经济】大庆,老牌工业城的新活力

新区:高新区聚集产业龙头

大庆高新区1992年4月启动建设,同年11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目前形成主体区、宏伟、兴化、林源“一区三园”发展格局,区域总面积251.26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65.4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19万人。

按照“产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聚集化、产业集聚链条化”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龙头引领和平台集聚作用,先后引建了沃尔沃、忠旺、福瑞邦、15万吨丙烯、神雾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形成了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新兴产业集群。

辖区内有东北石油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哈医大大庆校区3所高校,省科学院大庆分院、东北林大生物技术研究院等11个科研院所,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8个,孵化器、放大器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目前,企业总数发展到46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4家,收入超亿元企业52家、超10亿元企业12家,境内外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19家。企业研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6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3%。

2016年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85亿元、工业增加值567亿元、财政收入26亿元;在115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大庆高新区综合实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分别排名第33位和29位,在东北地区15个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3位。

五年来,大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1%,2016年预计实现2700亿元,地方经济年均增长7.4%,2016年前10个月,地方实体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8亿元;同比增长20.8%;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2亿元,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基本面稳中向好,老牌工业城市有了新活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