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三记(中):千万富翁回村创业 蹬三轮送西瓜

来源:映象网
2017-07-11 15:26:47

开栏语:

总编不在办公室,办公就到第一线。

田间地头是第一线,党政办事机关是第一线,街头文明岗是第一线,办事窗口是第一线……

用绣花功夫采第一手素材,靠真情实录著三贴近文章。《总编不在办公室》,惟愿不负初心,捋起袖子,走到每一个与你心心相印的第一线。

本期,我们一起关注《总编不在办公室》之“扶贫三记(中)”:治愚

扶贫三记(中):千万富翁回村创业 蹬三轮送西瓜

张建设抱着自己大棚里的西瓜自豪感油然而生

千万富翁回村创业蹬三轮送西瓜

映象网记者 刘克军 王在华/文 段晋哲/图

一贫如洗的张大蓝(化名),因为老是把尿桶落在卧室被村支书解太山批评。

在北京发家的千万富翁张建设,回村创业后亲自蹬三轮送西瓜,但他对仪容仪表依然极为重视:“如果衣服弄脏了,可能一天换三四套。”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鹿邑县太清宫镇后双村,为了乡村发展,同时治懒治愚,先后请回了七八位身价千万的老板回村创业。这些老板们带回来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观念和村容村貌的改变。

贫困户尿桶落卧室被村支书批评

7月8日上午10点,村支书解太山走访到贫困户张大蓝(化名)家中时,他还没有起床。

在解太山的连声催促中,他用了将近两分钟的时间爬起来,慢慢抹掉眼角的眼屎,一脸严肃地轰走床边的一群鸡子,随后来到堂屋,站到解太山的面前。

脸上慢慢堆满笑容,张大蓝说,“我的电视都坏了”。

他的床头和客厅的角落里堆了三台旧电视,每台电视上的灰垢都盖住了它的自身颜色,一如它后面的破旧家具。

解太山皱起眉头,提醒张大蓝,“你先把尿桶提出去,怎么老是放屋里不倒!”

“还有你的锅,多少天没刷了?该刷了!”说话间,解太山的音调逐渐提高。

张大蓝脸上依然堆满笑,满口答应,手却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支烟来,叼在嘴角。

看到记者研究他放在床头屏幕破碎的智能手机,他嘻嘻笑道:“这是我自己买的。”“怎么想到买手机?能用到吗?”记者问道。

张大蓝笑嘻嘻地反问了一句:“你们都能用,我为啥不能用?”

在后双村还没有完全脱贫的十六户人家中,张大蓝被认为是一个极端。多数村民认为,张大蓝的贫困源于太懒,而张大蓝的弟弟认为,哥哥小时候受过刺激,是脑子不正常导致的种种异常。

两拨人的观点,对于村支书解太山来说没有实际意义。在他眼里,张大蓝“如果精神有问题,真不能把他丢下不管。如果是因为太懒,我们也尽力把他的思想矫正过来,让他自食其力。”

但解太山坦承,“这很难”。

为了啃下类似的脱贫硬骨头,村里制定了扶贫的原则:“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途径,是使用“成功人士”的帮扶和示范。

扶贫三记(中):千万富翁回村创业 蹬三轮送西瓜

衣着光鲜的张建设走在自己承包的大棚前

千万富翁回村创业 亲自蹬三轮送西瓜

在张大蓝家200米开外,即使是在37度的高温下走进自己的西瓜大棚,张建设依然皮鞋锃亮,衬衫板正。

他已经习惯了西装革履的行事风格,因为自己“不定哪一会儿就去找人办事”,“穿得邋里邋遢对人不尊重”。

上世纪八十年代走出村庄到北京后,张建设从铲灰的小工干起,三年干到了包工头。他手拿砖头一般的大哥大威风了一阵子后,遭遇了横行全国的三角债,“赔了一百多万”。

因为机缘巧合,他转而做起了服装。改革开放初期带来的巨大消费热情,让他很快攒下了万贯家财。服装店、饭店、运输车队,他的事业版图迅速扩大,腰包也越发鼓胀了。

大城市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乡村的环境越来越美好。在村支书解太山一次次的“美好愿景”下,张建设看到了二次创业的希望。他与解太山一拍即合,回村流转了70多亩土地。

扶贫三记(中):千万富翁回村创业 蹬三轮送西瓜

在大棚里查看西瓜长势的张建设还忙着通过电话谈着生意。

种了一年烟叶后,他连着种了三年西瓜,冬季则种植蔬菜,一年一亩地纯利润七八千元左右。而村里单纯种粮的大户,却难以为继。

同样是干种植,张建设凭啥就能赚钱呢?

县扶贫办有人这样评价他,“吃过亏赚过钱,见过大世面,有眼光有格局,知道紧跟国家政策,自然能瞅准赚钱的门路。”

村第一书记李先福认同这个观点,却笑称“光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张建设亲自蹬三轮送西瓜的时候大家没看到,张建设亲自拿着水管浇地的时候大家没注意,“这么有钱的人还在撸起袖子加油干,你凭什么躺在床上等着天上掉馅饼呢?”

扶贫三记(中):千万富翁回村创业 蹬三轮送西瓜

张建设认真核对被帮扶贫苦户的工资表,不让一个贫苦户吃亏

让返乡创业老板成为“脱贫火车头”

衣着整洁的张建设,成立了“农博士农业合作社”,建起了22座大棚,最多时雇佣了60多号张大蓝这样的贫困户,每人每天发40元工资。

为了让张大蓝这样的贫困户下地干活,解太山没少下功夫。除了给张大蓝等人挨个讲述张建设等人的“励志故事”外,还亲自督导着他们去张建设的大棚劳动。

一开始并不顺利,“这边把张大蓝领进大棚,那边办个事儿回来,他已经溜了”。“给他发40元工资,他转手就买东西吃了”。

解太山想了个“苦肉计”,经常“盯梢”“检查”张大蓝干活,发工资了跟着他去理发、买食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张大蓝等人终于能够在张建设的大棚里“打工”了。虽然张大蓝经常“逃班”,但毕竟开始自食其力了。解太山很高兴,“因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对于张建设来说,村里让他发家致富,而对于村里来讲,张建设的富裕带动了张大蓝等人走出困境。他在生意场上的智慧,成为村里很多贫困户的“脱贫火车头”。

明年,张建设准备再流转200多亩土地,这样能把更多的贫困户纳入到帮扶范围之内。

扶贫三记(中):千万富翁回村创业 蹬三轮送西瓜

张建设说起自己回乡创业帮扶贫困户时,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与此同时,返乡创业老板丁学敏的十个葡萄棚也要扩大规模,也会使用更多的劳动力。

已在村里开设木具厂的李老板,还对农业生态观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第一书记李先福的陪同下,他已经考察了国内多家花卉种植基地,已经在后双村开始规划占地数千亩的农业观光园。据李先福估算,“如果这个项目落地,精准扶贫就不再是问题了。”

在解太山、李先福和村支部的努力下,七八位身家千万的老板已回村创业,投资已达数千万。

李先福认为,这些老板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观念上的改变,不仅有勤劳实干的精神,还有对同样事物的新看法新做法,这种“智变”,对村里治懒、治愚和精准扶贫是大有裨益的。

编后:

张大蓝们的贫,源于懒和愚。

张建设们的富,源于智和勤。

精准扶贫最后的“硬骨头”和“攻坚难点”,其实在于治懒和治愚。

解太山和村支部把这么多老板们“忽悠”回来,用创业、招工的方式帮扶村民,并不惜使用苦肉计,让村民稳步、长久脱贫,算是抓住了“精准扶贫”的牛鼻子。

人勤地不懒。只要肯干,希望的田野终究不会让守望者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