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地方改革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9-26 15:56:06

中国日报网9月26日电 9月2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将改革进行到底’地方经验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地方改革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安徽省天长市、湖北省京山县、山东省东平县、广东省新兴县作为地方治理改革创新探索者、实践者一同参加了会议。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邓大才教授介绍了地方改革创新实践的总体情况。他认为,安徽省天长市的农村综合改革可称之为一条“攻坚之路”,其基本特点可以用四个“全”来概括,即天长市通过全面启动、全域覆盖、全程创新、全员增效的改革手段,迈入农业现代“经营之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新跨越。湖北省京山县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可总结为一条“精改之路”,以精细的因村施策、精致的分类配股、精准的节点定权和精深的静态管理,让群众参与其中,充分自治。农民不仅有获得感,更多地是对政府的认同感。山东省东平县以产权改革推进脱贫的“克难之路”,特点在于:在贫穷的地区通过产权改革发展了集体经济,引进了先进制度,不仅跑出了东平的改革速度,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东平改革的高度。广东省新兴县的一二三产业改革是一条“融合之路”,一产优先,引领“接二连三”,实现产业共生;企业主位,助推“农企一体”,实现主体共生;机制协调,明晰“主体权责”,实现制度共生;多元驱动,促生“产县共荣”,实现发展共生,最终实现共创、共享、共融、共生。这“四条路”的几个共同特点是以产权改革为动力、以机制建构为手段、以盘活资源为抓手、以共享共赢为目标,这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之路大有借鉴意义。

安徽省天长市、湖北省京山县、山东省东平县、广东省新兴县的地方改革实践代表分别作了经验分享与成果汇报。

安徽天长:农村综合改革让田野充满新希望

安徽省天长市稳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妥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统筹推进其他涉农综合改革,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体来看:一是农村股改,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全国首批29个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市)之一,天长市“按照边试点、边总结、先入轨、后提升”的思路,通过改革,农民对集体资产由“看得见,摸得着,管不着”到“既监督,又当家,还分红”,农村工作呈现出“农民有动力,干部有压力,集体资产有活力,基层组织建设有合力”的新格局,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二是“三权分置”,地有人种,人有事做。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等一系列措施,不仅让农民吃下“定心丸”,而且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激活了农业生产力。三是综合改革,田野里充满新希望。天长市通过推进基层农经体系改革,打造得力的农经管理队伍体系,确保农村改革发展“事有人干、责有人负”;推进农事服务体系改革,形成市镇村三级网络,一条龙服务,既规范了管理,又壮大了集体经济,还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解决“三农”融资难题;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机制改革,确保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平有序。天长市的农村综合改革与“十三五”时期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高度一致,着力突破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困局,探索农村生产力发展新途径。

湖北京山:聚焦群众获得感 因村施策精配股权

京山县是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29个试点县(市)之一、湖北省唯一试点,通过因村施策,精配股权,推动股改精准落地,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极大地增加了农民获得感,有效提升了农村治理水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按照不同村庄类型的资源秉赋差异分类推进,探索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3342”工作法,即清地确权、清产核资、清人分类的“三清理”明晰底数;确定资产量化范围、民主决定股权设置、静态管理的“三步走”固化股权;规范股权占有、收益分配、有偿退出、股份继承的“四规范”赋予权能;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两合作”激活要素。第二,聚焦关键环节,创新股权配置新模式。通过因村配股,量化到人,实现资产折股到人、资源折股到人、“双资”折股到人、系数分配到人;依据节点配股,尊重历史,按历史改革节点配股、按搬迁时间节点配股来打破单一的“人头股”设置模式;采取层级配股,兼顾现实,设置集体股权、村组两级配股以此充分保障成员对全部集体资产的合法所有权;按照贡献配股,权责对等的原则,依劳动年限配股份、依赡养承诺换股权、依历史贡献补资金,股权与历史贡献挂勾,保障成员权益;参照民议配股,群众认可,按民需定股权类型、据民意定股权搭配、依民愿定配股比例。第三,激活发展动能,放大试点效应。通过25个试点村股改“精品”的打造,京山县不仅实现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稳定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升,而且现代农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明晰产权、唤醒农村沉睡资源的改革重头戏。

山东东平:以农村产权改革攻坚长效脱贫

受东平湖库区、黄河滩区地理区位影响,东平县移民多、贫困人口多,村级积累少、空壳村多。作为移民大县、农业大县和扶贫重点县,移民如何长效脱贫、农民如何脱贫致富、农村如何持续发展,是亟待攻克的难题。为此,东平县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解农村经济发展难题,构建脱贫致富稳固长效机制。其做法主要有:一是产权改革,创新股份投入机制,破解“动力不足”难题,夯实发展基础,包括土地资源份额化,激发内在资源动力、集体产权股份化,盘活内部资产动力、国家投入股权化,提升外部扶持动力。二是产权拓展,深化股份合作机制,破解“方法不灵”难题,激活发展潜力,从市场联动、聚合多元要素、创新资源配置方法,到政府推动、搭建交易平台、创新流转流通方法,以及社会参与、引入慈善超市,创新协同推进方法,外带乡土支持、建立互助协会,创新内生内动方法。三是产权衔接,优化精准精细机制,破解“途径不畅”难题,提升改革发展效力,例如精准施策,构建需求导向机制,畅通政策落地途径;精确分类,创新两区共建机制,畅通产业脱贫途径。四是全链升级,建立共建共享机制,破解“效益不显”难题,释放改革红利。

广东新兴:促进融合共生 打造中国样本

面对一二三产业难协调,农民难增收、县域难发展的困境,广东省新兴县通过以温氏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基于农业产业内在需要带动二三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共生”的中国道路。具体而言,一是一产优先,基于农业升级的内生需要,延伸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共生;二是企业主导,借力风险先担和利益共享,构建农企利益共同体,实现主体融合共生。三是机制协调,创新政府引导与监督职能,明晰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制度融合共生。基于产业内生需求,以一产带动二三产发展的形式,新兴县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产业融合模式但符合我国“三农”实际的新道路。

据悉,中国地方改革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此前已举办两届,对各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及实践创新成果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介绍,以促进地方改革创新经验的宣传推广,助推各地区地方改革创新进程;同时也以此为契机,鼓励各地方政府朝着“基层更有活力、基础更加扎实、基层队伍更有战斗力”的目标,积极打通基层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