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一世界 两岸两安平
第十届海峡论坛--晋江市(安海)第七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举办
2018年6月
悠悠闽南风,浓浓海丝情;一桥一世界,两岸两安平。
今年是安海建镇888周年。第十届海峡论坛--晋江市(安海)第七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将于6月16-24日隆重举办,历史文化名镇安海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这是玉兰飘香的花期,喜迎海内外宾客莅临“安平古镇·海丝名城”旅游观光、商贸考察,探寻海峡民风、文脉商机。
“五月五,闹端午”,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还是晋台两地同根同源的活态传承,凝聚着同风同俗的亲和力。
安海建镇始于南宋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迄今已有888年,是一个知名度高、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镇。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6个社区,常住人口21万。安海位于晋江市西南部,与台湾一水相隔,是闽南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钟灵毓秀,别有风情,是不可复制的旅游探秘寻美胜境。
唐宋以来,中原文化、闽越文化与海洋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因朱松、朱熹、朱在祖孙三代,以及郑芝龙、郑成功父子,都缘结安海,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素有“朱文郑武”之誉。辖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也就是流传很广的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所指的龙山寺、安平桥。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1个,其中国家级1个,即安海端午“嗦啰嗹”习俗。
安海系福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批“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和规划建设中的泉州南翼新城、晋江“晋西辅城”核心区。近年来,安海主动把握上级赋予小城市试点、晋江举办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等“三大机遇”,全力推动产业、乡村、名镇“三大振兴”,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01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4亿元,比增8.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7.47亿元,比增8.73%;财政总收入16.18亿元,同口径比增2.61%。2018年1-4月,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8.82亿元,比增14.8%;财政总收入4.02亿元,比增21.62%。综合实力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科学发展千强镇第27,居全省前茅。知名企业众多,一系列品牌产品引领市场,成为“品牌之都”晋江的重要制造基地。慈善公益蔚然成风,安海乡贤捐赠晋江慈善总会善款居全市首位,镇级慈善协会募集逾2亿元,镇级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2.37亿元,均创全省之最。连续四届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获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正全力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安海文体服务中心被中宣部授予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一级文化站”。
2015年以来,安海镇党委、政府系统谋划、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实施“123458”工程:“1”就是确立“深耕人文,涵养发展”这一理念;“2”就是打好“海丝、海峡”这两张牌;“3”就是办好端午、中秋、元宵这三大传统节庆;“4”就是创建全国文明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文旅产业高地和4A级以上旅游景区这四大平台;“5”就是重点保护、挖掘、弘扬龙山寺、安平桥、朱子、郑成功和安平商人等“五个文化”; “8”就是要策划、落实好八个系列项目举措,以此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品牌,全力打造高品质的海丝人文旅游目的地。
目前,安海端午、中秋、元宵“三大节庆”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对文旅产业的拉动效应日益明显。2017年,“三大节庆”共吸引海内外150多万人次关注,第六届晋江市(安海)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首次纳入海峡论坛;央视《记住乡愁》等重磅栏目播出专题,向海内外推介安海。
“本届文化节再次纳入海峡论坛。经过精心策划组织,共推出八大项目,商文融合、亮点纷呈。
歌舞端阳嘉年华。
文化节开幕式上,有关嘉宾为热心公益人士颁奖、为文化节致辞并宣布文化节开幕,海内外宾朋用热烈的掌声祝福新时代、礼赞新生活。随后是安海原生态嗦啰嗹采莲展示和“两岸两安平”主题文艺晚会,共有民乐演奏《闽南风,海丝情》、舞蹈《金凤花开映古镇》、舞蹈《荷花颂》、少儿鼓阵《威武国姓鼓》等十一个精彩节目。晋江元素的艺术表达,乡土味道的歌舞盛宴,为品牌之都欢呼,为美丽安海歌唱。
兆泰文创喜开园。
安海兆泰1988文创园,位于安海镇区商业核心地段,是安海首个文创园示范基地,被列入晋江市2018年度重点项目之一。借此开园仪式的良机,呼唤群众与手工创意文化、传统工艺传承等亲近沟通,以激发大众创新、创意、创业的热情,催生更多文创成果。该园区将在吸纳文化创意业态、人才的同时,搭建起行业交流平台。
不忘初心飘墨香。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尤慎,晋江安海人,字思明,号未止,其斋曰独庐。“性喜读书。其为文,比事属词,旨而隽,几乎道;其为诗,优柔悦怿,和而雅,得乎性;其为人,不将迎,不内外,即之亦温;其为书也,则概以学胆识出之,兼之儒释道。涵泳深邃,扬古榷今。波澜之际,浚浚于灵台。是故温秀清穆,高洁雅婉,独树一帜。擅真行草诸体。小楷尤为世人瞩目。”此次举办“不忘初心——尤慎诗文书法回乡展”,是其奉献给家乡的大美墨韵华章。
大道无极绘丹青。
遂岩,原名洪晓光,斋号微音阁居主,祖籍晋江安海,国家一级美术师。遂岩自幼习画,从事艺术生涯三十余载,擅长传统水墨人物及中西绘画技巧相结合的具有现代主义新人物画法。其作品传神逼真,生动活泼,传统笔墨功底深厚,是目前活跃北京画坛的当代中青年实力派画家。遂岩尤其擅长画“钟馗”,他笔下的钟馗有60多幅没有重复的神态,形象充满个性与生机,倍受青睐。从此次“大道无极”遂岩中国画作品展,可欣赏画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风情聚焦映像美。
第二届“新凯嘉”杯“安平古镇·海丝名城”两岸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共展出两岸摄影家优秀作品110幅。其中,本届摄影大赛获奖作品100幅,台南市文化协会优秀作品10幅。以元宵、端午、中秋等“三大节庆”为时间节点,聚焦安海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生态和发展成就。每一幅作品,都彰显晋台在地缘、文缘、商缘等方面的一脉相承。每一个精彩瞬间,都饱含着摄影家的人文情怀和艺术追求。
请到安海嗦啰嗹。
安海端午嗦啰嗹习俗,亦称“采莲”,流行于泉州城乡及沿海聚落,并传播到台湾等地,至今唯有古镇安海仍然完整地保留。是日,人们抬出供奉的龙王头雕像巡境,撑幡醉舞的旗手、敲打铜锣的铺兵、走着科步的花婆等,高唱歌谣,入户采莲,遍至港埠船家。送给“迎龙王”的人家,几朵美丽的香花,一个吉祥的祝福。诙谐风趣,驱邪祛瘟,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水上捉鸭展英姿。
安海港“水上捉鸭”的演武风尚,相传是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遗俗。既考验着体力、竞逐着技巧,更因为参赛的过程妙趣横生,备受青少年所喜爱,列入晋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以万计的观众热情互动,呐喊助阵,鼓声如雷,体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珍视,传递的是炎黄子孙共同的情愫。弘扬郑成功文化,推动全民健身,也为晋江即将承办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助力。
两岸市集赢商机。
“两岸两安平”文创市集,是由安海文创协会发起的展示交流文化创意和售卖手工、原创产品的市集平台。在这里不仅聚集了原创品牌的设计师们,还有那些有各种奇思妙想的年轻人。这里不仅可以买到原创设计产品,还有机会亲眼看到巧夺天工的DIY产品的制作过程。相信每一件手工和原创设计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希望这个故事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听到。希望每一个创意,都可以找到更多的共鸣,发现共赢的商务机缘。
本届文化节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主办,晋江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侨台外事局、市文体新局、市旅游局、市文联及安海镇党委、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旨在推动晋江、安海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和泉州“东亚文化之都”“海丝先行区”建设,保护、传承和展示闽南民俗文化,做大做强两岸文化交流品牌,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打造海丝人文旅游目的地。
我们与安海建镇888周年的岁月结伴同行,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的沧桑巨变,感受海丝古韵,领略鸿江新潮,继往开来,砥砺奋进,激发“爱安海”的文化自信与豪情。
“安平古镇·海丝名城”——安海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