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地球可以流浪,科幻不能流亡

对中国的文学圈儿来说,科幻恐怕是门槛最高的文艺再现形态之一。观众对这部电影的集体推崇,恰恰表明了受众整体上还未经历真正的科幻启蒙。让人担忧的是这部片子在国内的商业成功会进一步吸引国内资本和电影人模仿这一简单粗暴的“科幻”套路。

李洋:地球可以流浪,科幻不能流亡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2-12 09: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对中国的文学圈儿来说,科幻恐怕是门槛最高的文艺再现形态之一。作者首先要懂科学,还要懂有良心的科学,才能建构起负责任的幻想。但《流浪地球》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在中国这片惊悚、犯罪、科幻和宗教等通俗部文学的荒原,科幻仿佛一夜之间成了门槛最低的创作王国。

除非把《流浪地球》看做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隐喻,否则就真的很难将其与“科幻”二字联系在一起。给地球装上一万台发动机,带着地球去流浪?到底是实现了初步工业化的族群啊,但归根到底还是土里刨食的人。去月球还要先种地,跑路先要带上生产资料?要说科幻,那位无论如何都不受贿的官员恐怕是整部影片中最接近科幻范畴的元素了。

《流浪地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观众对这部电影的集体推崇,恰恰表明了受众整体上还未经历真正的科幻启蒙。要说他们不懂科幻,他们不服,毕竟看了那么多美国科幻大片。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但中国的科幻最终还是走上了美国大片的道路,追求感官刺激,顶个宏大主题,掺些零碎的科技元素。差别在于美国片儿活儿细,国产片儿还是太粗。

国内的特效技术和资本投入为照葫芦画瓢创造了必要条件。与其说这部电影开拓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不如说这部电影正式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好莱坞化的新时代。认了干爹,还要立个牌坊,说自己价值观更普世。

与《战狼2》脸谱化非洲,英雄化老兵一样,《流浪地球》也少不了用些灾难里的人情味,危难里的民族情怀和普世关怀去拨动一下观众的情怀。如果能搭上主旋律,那片子肯定叫响又叫座。上一部五十多亿票房,这一部目测也不会差。

突然觉得,如果这部电影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标杆,那么中国的科幻电影必定会串上中国足球的铜臭味儿。世界级的投入换不来特点和精致,细活儿从来都粗。中国电影要是不描上中国的脸谱很难进入西方世界。如果要靠目前这个科幻套路去拍,未来和美国科幻电影的竞争就是烧钱比赛。

让人担忧的是这部片子在国内的商业成功会进一步吸引国内资本和电影人模仿这一简单粗暴的“科幻”套路。成功的科幻电影本身都是好的科普作品,能够激发大众追求科学,探究真理的兴趣。就像好的战争影片本身都是反战的,但我国绝大多数战争片看完都会让人热血沸腾,战争如儿戏一般;而这部所谓“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并没有唤起受众科学意识的觉醒,反而让人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这就很离谱了。

说到底,要科幻,先科普。中国缺少科普的启蒙、投入和人群。“学好数理化”和科学意识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普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前者属于实用主义操作层面,而后者更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原则与文化息息相关。中国的教育体系强调的是记忆、背诵,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并不鼓励试错、探索、试验和批判,而后者才是科学意识生根发芽的土壤。即便在更高层面,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从来都是冷板凳,从业者趋之若鹜的是那些能够迅速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科技研究与创新。

换言之,我们未经过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启蒙(甚至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种漫长的反科学的历史阶段),随后一步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进而信息化时代,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分化。救亡大于启蒙,发展先于启蒙。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的科幻电影缺少社会和文化土壤,要追求商业成功,便只能从好莱坞模式嫁接过来。而科学启蒙与治理、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休戚相关。少了这一步,反过头来再补,总差点意思。

其实,好莱坞化本身也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国人热捧科幻概念的心态。吹鼓手们对这部电影本身透露出的反科学、反常理的诸多情节和桥段视而不见。

外媒目前的报道更多的是一种第三方的观点表达,相对平和,有的甚至有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意味,有的则旁敲侧击地点明钱多低质。但国内媒体出口转内销时,引述这些报道,突出的则是外媒对这部电影的认可,进而迎合国内热捧的心态和舆情。舆论漩涡一旦形成,任何反思和批判的声音都成为杂音,淹没在“一万台发动机”的轰鸣声中。

中国没有科幻的土壤,伪科幻电影也只是昙花一现。这种科幻电影更像一种感官定制产品,观众付钱,特效工作坊里的码农们,在飘散着外卖餐饭菜味儿的黑暗中一帧一帧糊上你所有的想象。

科幻?玄幻!

(李洋)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