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返乡大学生看"组组通":创业的信心比勇气更珍贵

沿着村子的水泥路看过去,尽头转弯处连接的是一片晴朗蓝天,以青山为背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镶嵌其中……2019年春节假期,回到老家兴义过年的许涵,第一次拿起了画笔,为家乡画了一幅水彩画。

【新春走基层】返乡大学生看"组组通":创业的信心比勇气更珍贵

来源: 多彩贵州网
2019-02-12 16: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沿着村子的水泥路看过去,尽头转弯处连接的是一片晴朗蓝天,以青山为背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镶嵌其中……2019年春节假期,回到老家兴义过年的许涵,第一次拿起了画笔,为家乡画了一幅水彩画。

乡情不泯,根在情在;人虽远离,情丝不改。

“在外读大学,哪有不想家的。”家住兴义市敬南镇的许涵,是贵州大学大三的学生。今年回家过年前,为避免像以往那样走泥泞小道把新鞋弄脏,许涵特意换了双旧鞋,把新鞋背进了包里。

车停稳,背上新鞋下车的许涵,鼻头却犯了酸——他所熟悉的敬南镇,那一条条羊肠小道,那一条条泥泞道路,那一个个坑坑洼洼的水坑,如今都变成了平整干净的公路。“别说穿新鞋不会脏,就算不穿鞋也不扎脚!”

而在接下来的走亲访友拜年中,许涵才慢慢了解到,除了敬南镇主要道路,镇上的7个贫困村,15个小组都铺上了水泥路。路修到了家门口,车开进了院子里,轮胎上再也没有泥巴……许涵看到,在贵州大山中,“四通八达”的“阡陌交通”早已形成。

数据显示,2018年兴义市脱贫攻坚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全面完工,实现了“组组通”建设三年任务两年全面完成的目标。除了许涵所见到的变化,2018年,这场“组组通”硬仗,已将贵州乡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改写。

路通财聚,脱贫致富指日可待。整洁的硬化路,像搭建好的乡村“舞台”,可以预见的是,大学生“逆流”下乡,将成为贵州乡村“舞台”上的“主要演员”。

对大学生而言,回乡创业,不仅要有勇气,信心更是珍贵。而如今,一路通,百业兴,更点燃了年轻大学生回乡发展的激情。

“大学毕业了,我创业的首选之地就是我的家乡!”许涵告诉记者,今年他是家乡“组组通”公路的受益者,来年,他也要成为“组组通”的贡献者。“你看,沿线老乡出行越来越方便,外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许涵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小目标”,“大四我要抓住机会好好实习,积累经验,再次回乡时,利用家乡的生态优势,在‘卖山卖水卖风景’中找商机。”许涵说,自己计划搭着‘乡村旅游’的顺风车,打造一家个性化的农家客栈。

【责任编辑:胡艺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