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同心:红枸杞带来的火红生活

一张桌子前放着一台秤,农民们提着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红枸杞,排成长队等待过秤。记者从枸杞园发现,与马巧玲一样全家总动员的农户还有很多,今年11岁的杨晓彤和弟弟也是一大早就跟着妈妈来枸杞园采摘枸杞。

宁夏同心:红枸杞带来的火红生活

来源: 东南网
2019-07-08 21: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农户们正在把采摘的新鲜枸杞过秤。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东南网7月8日宁夏专电(本网特派记者 颜财斌)一张桌子前放着一台秤,农民们提着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红枸杞,排成长队等待过秤。在这里,每采摘一斤枸杞,农户可以领取1.2元。

7月7日,“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网络媒体宁夏行采访团来到宁夏同心县同德村的枸杞庄园,记者看到,庄园内一派忙碌的景象,上千名村民正在这里参与枸杞采摘。一辆辆卡车在枸杞园与加工厂之间来回奔忙,第一时间将过秤后的新鲜枸杞送往附近的加工厂。

马巧玲今年12岁,早上6点多便与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来到枸杞园参与采摘。“我一天可以采60多斤,赚70多元。”马巧玲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她们都会来这里做个零工,赚的钱一部分给家人,还有一部分会用来购买一些学习用品。今年,她8岁的弟弟也参与采摘,尽管技术还有些生疏,但全家人在一起劳动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记者从枸杞园发现,与马巧玲一样全家总动员的农户还有很多,今年11岁的杨晓彤和弟弟也是一大早就跟着妈妈来枸杞园采摘枸杞。小小年纪的她采摘手法之娴熟不亚于成年人。说起她的采摘故事,她透露,以前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而采摘时就可以和家人多些相处时间,这让她很开心,“我是家中的一份子,所以我也要干活分担爸妈负担”。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这些过秤后的新鲜枸杞将会送往附近的润徳庄园。在那里,枸杞经过深加工后成为干枸杞、枸杞食品、枸杞酵素、枸杞原浆等多种类产品销往各地,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宁夏同心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核心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枸杞这种耐旱植物。同心县同德村是“十二五”期间同心县建设的最大生态移民村,2018年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在探索村企联建的工作上,同德村配合支持润德公司做大做强有机枸杞产业,组织本村5名党员在内的12名致富带头人与企业签订务工合同,组织300多名群众成为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在6至9月采摘高峰期,每天2000多群众参与采摘枸杞。每年群众从采摘费、田间劳作费和流转费中获得2000多万元,枸杞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12岁的马巧玲与家人一同采摘枸杞。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刚刚经过烘干处理的枸杞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工人们正在将枸杞分类。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工人们正在筛选清洗新鲜枸杞。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农民参与采摘枸杞。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颜财斌)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