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别怕,后浪守护你们!

“后浪”则多是不屑的,对什么都满不在乎。也彰显了90后技术能力和情怀担当。这种情怀和担当,来自传承。但最终这些恐惧,被责任和担当消解了。她说:有这种守望相助,我就不怕了。致敬战疫青年,点赞最美青春!

前浪别怕,后浪守护你们!

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2020-05-05 17: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关于“前浪”“后浪”的争论正在进行中,

在讨论中,很多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前浪”因为年龄原因,常常是焦虑的;

“后浪”则多是不屑的,对什么都满不在乎。

但其实,很多90后、00后,

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扛起了社会责任,

特别是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他们成为抗疫一线的主力军,

他们冲锋在前、舍生忘死,

面对未知,他们也有害怕,但没后退,

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资料图周一煊摄

还记得为了照顾89岁的外婆

转到火神山医院的26岁女孩吴尚哲吗?

转院当天,

她在微博上写了4个字:义无反顾。

在火神山,

她学会了给外婆喂饭、换纸尿裤,

她觉得自己一夜长大了,

只是长大的方式很痛。

虽然外婆最终不幸去世,

但她的担当,却感动了很多人。

吴尚哲与外婆和医护人员一起加油

这种90后照顾“90后”的情景,

在前线医院中更是比比皆是。

来自辽宁的医疗队曾收治过一位98岁患者,

老人家中5人感染,2人很重,

而他自己也有很多基础病,

家人没有抱太大希望,

但医疗队的队员们并没有放弃,

这些年轻的医护对他进行了精心治疗护理,

这位老人在入院后的第19天顺利出院,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也彰显了90后技术能力和情怀担当。

这种情怀和担当,来自传承。

17年前,90后护士李佳辰的妈妈抗战非典,

17年后,李佳辰也战在抗疫一线;

17年前,她为妈妈担心,

17年后,换成了妈妈替她担心。

但她说:“老妈别紧张,给我勇气的,

正是当年那个勇往直前的你啊!”

视频来源:中新视频

数据显示,

全国4.2万多名

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

有1.2万多名“90后”。

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疗队中,

90后队员占到了一半以上,

而这些90后照料的患者,则以中老年居多,

60岁以上患者比例占到51%,

80岁、90岁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所以年轻的90后照料年老的90后,

成为雷神山院区的一道风景。

资料图

90后们主动请缨时,充满了血性的情怀,

但是他们也会有恐惧,

但最终这些恐惧,被责任和担当消解了。

就如一名90后医务工作者所言:

怕,是看到武汉日渐增长的数字,

不怕,是因为想起了身上穿的这身白袍;

怕,是因为这场疫情充满了未知,

不怕,是因为看到患者无助的眼神。

她说:有这种守望相助,我就不怕了。

  资料图 医生陪87岁新冠肺炎患者看夕阳

他们是父母放心不下的孩子,

却身披“战袍”挑起大梁。

从前,“前浪”保护“后浪”,

现在,“后浪”守护“前浪”,

新时代的青春有了不同的故事,

但这种传承是不会改变的,

“后浪”不用畏惧,“前浪”也不用焦虑,

致敬战疫青年,点赞最美青春!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