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为这些铁路人点赞

郭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驻村工作队按上级要求迅速转变成疫情防控队,与村两委干部携手并肩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周胜展:关于下一步定点帮扶,我想主要还是落实“四不摘”要求,摘帽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通过落实“四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走进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为这些铁路人点赞

2020-11-19 20: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8日上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铁路扶贫干部和典型代表

讲述铁路扶贫故事

并与现场记者进行交流

先来看看

参加此次发布会的铁路人都有谁?

阿西阿呷

女,45岁,中共党员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客运段

5633/5634次“慢火车”列车长

晁宁

男,30岁,中共党员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选派驻宁夏固原市

原州区姚磨村工作队员

周胜展

男,51岁,中共党员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干部

国铁集团派驻河南栾川县挂职副县长

郭兵

男,58岁,中共党员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驻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贺家坪镇青岗坪村第一书记

周军伟

男,43岁,中共党员

云桂铁路广西公司

贵南高铁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记者:近年来,你们帮扶的地区群众生活有哪些变化?

周胜展:“铁路小镇”所在的新南村,过去是“三不靠”的深度贫困村,不靠公路,不靠城区,也不靠景区。2018年,国铁集团投入资金改造了89户农家宾馆、1个游客接待中心和1个游客餐厅;利用报废的机车、车辆等铁路元素,建起了列车主题餐吧,打造出河南首个“铁路小镇”。

如今,新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衣服靓起来了、住房新起来了、笑容多起来了。现在,当地流传这样两句话:守青山护绿水,环境带来生活美;不离土不离乡,铁路帮扶奔小康。

阿西阿呷:这些年,出去打工和做生意的彝族乡亲越来越多,大家不愁吃不愁喝,而且穿着越来越时尚。逢年过节,很多乡亲还会身着民族盛装,在车厢里对歌,展示幸福生活。

在我眼里,最大的变化是彝族老乡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不分男女。我巡视车厢时,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铁路瓦吉瓦,列车员卡莎莎”,“瓦吉瓦”是好的意思,“卡莎莎”是谢谢的意思。简单一句话,表明了大家对这趟“慢火车”发自内心的喜爱。

周军伟:我来谈一谈贵南高铁沿线的变化。家住九万大山二号隧道附近的环江县毛南族老乡莫海东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贵南高铁开工后,莫海东在隧道施工工地上找到了一份工作。儿子莫顺严也没有再选择外出务工,跟着父亲一起到高铁工地干活。如今,父子俩月收入加起来已过万元。现在莫海东一家搬进新居,还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在贵南高铁工地,像莫海东父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另外,再给大家讲一个小兰太上网课的故事。小兰太大名叫兰太湘伦,家在高铁永兴一号隧道附近一个叫内节屯的小山村,因为地处山区,整个村里通讯信号一直都不是很通畅。高铁开工进场后,为了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也为了更方便当地乡亲们的通讯,我们在工地增设了移动通信基站。疫情期间,像小兰太一样的孩子都能安心在家里上网课,没有因为网络不畅耽误学习,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晁宁: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原州区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一是收入显著增加。通过定点扶贫,国铁集团为贫困村援建养牛园区、养鸡场、智能温室,解决了老百姓发展养殖产业缺设施等问题,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从根本上保证贫困户有效脱贫。二是环境明显改善。国铁集团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标准,大力实施危房改造,有效改善了农村住房条件与居住环境,解决了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尤其是村组道路修通后,给长期住在深山的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农特产品也能顺畅走出大山。

郭兵:我也来谈一谈青岗坪村的变化。通过近年来持续不断定点帮扶,青岗坪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好走的路多了,漂亮的新房多了, 有的家庭脱贫后开始买私家车了,如今的青岗坪村,老百姓常常这样说:新修公路绕山转,宛如条条银丝带;山村有了夜明珠,村容村貌日日新。乡亲们的文化活动也丰富了不少,生活有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农民日报记者:今年年初,湖北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请问郭兵先生,您是如何带领村民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

郭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驻村工作队按上级要求迅速转变成疫情防控队,与村两委干部携手并肩迅速开展疫情防控。

一是做好全村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我把疫情防控要点编成简单明了的短句,植入精彩好看的微视频,将防疫知识通过微信群迅速在村里传播开来。

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帮助居家隔离村民代购运送生产生活物资,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凝聚各方力量开展爱心帮扶。国铁集团扶贫办高度重视,协调相关单位为青岗坪村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大米和食用油。

四是统筹抓好复工复产。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我们投入2.5万元,组织村民补栽了10万株茶苗;对村里务工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率先组织开行了到广州、上海等地“点对点”务工专列,帮助乡亲返岗就业。

海报新闻记者:请问周军伟先生,您参与修建的贵南高铁开通后,会给沿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周军伟:贵南高铁预计于2023年年底开通运营,届时南宁至贵阳的列车运行时间有望缩短至2个多小时,沿线环江、金城江、宜州、都安、马山、武鸣等县区将步入高铁时代,为区域协调发展、沿线城镇化建设、助推沿线群众致富注入强大的新动能。同时,沿线群众走出大山的通道将更为便捷,也能够把更多人流、客流吸引到壮乡,把沿线壮乡特色农副产品推介、销售到全国各地,带动更多产业落地,将当地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光明日报记者:请问晁宁先生,您作为一名“90后”的铁路扶贫干部,当时选择到贫困地区工作,是出于什么考虑?您还非常年轻,未来有什么打算?扶贫工作会一直做下去吗?

晁宁: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现在能为祖国的脱贫攻坚尽自己的一份力,感到非常光荣。驻村两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90后”也能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也能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当好老百姓的贴心人。

我是大山里走出的孩子,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让青春在六盘山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记者:国铁集团定点扶贫的四县区已经在今年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了,今年铁路在巩固脱贫成果、帮助村民持续增收上面有哪些特色的做法?下一步,在做好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还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贵南高铁进展如何?

周胜展:关于下一步定点帮扶,我想主要还是落实“四不摘”要求,摘帽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通过落实“四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周军伟:贵南高铁沿线经过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通过三年多来的攻坚,目前整个路基工程已经成型,箱梁架设的进度已经破一千榀,隧道开挖已经超过总量的70%。整个贵南高铁的建设进度正在有序推进。

我们依靠当地政府的帮助,通过免费的技能培训,吸纳铁路沿线的劳务人员加入到高铁建设队伍中。其次,快速采取核酸检测,对所有进场人员逐人开展核酸检测。再次,我们也专门建设了一些隔离设施,采取了大量防护措施,确保高铁建设顺利推进。

人民日报记者: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大家在与老百姓的交流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对未来有什么展望?

晁宁:吃到“闭门羹”是我最难忘的事。村里有一位姓董的孤寡老人,没有儿女,常年在外漂泊,回村时住在一间摇摇欲坠的窑洞里。在危房改造过程中,我多次入户走访,动员老人进行危房改造,但他觉得自己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好,建了没有用。2018年6月的一天,大暴雨来袭,可能危及乡亲们的安全。我急忙赶到老人的家,将他搀扶到安全地带,过程中我不慎摔倒,将左脚扭伤,后被诊断为左脚脚踝骨折。老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对我们驻村干部有了新的认识,主动与我们沟通,要求进行危房改造。

作为一名驻村队员,我觉得不仅仅要“住村”,更要住进老百姓的心里,“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郭兵: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今年10月12日,青岗坪村王家湾山坳里传来一阵高亢的歌声。大概是这样唱的:“岗坪耶,风光好耶,村里来了,扶贫人耶……”这是我们用铁路职工的捐款扩宽硬化王家湾公路竣工通车的当天,村民向邦银用歌声感恩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肯定铁路帮扶工作。青岗坪村脱贫攻坚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目前正在驶向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周胜展:2018年清明节,我刚回到市区,就接到电话,说已经谈好的一个项目,合作企业又变了卦。我顿时感到有一种挫败感,无法向23户贫困村民交代,也无法向组织交代,那滋味真叫一个难受。我连夜驱车赶回栾川,硬着头皮,带领村干部反复与企业进行磋商,几个回合后终于谈了下来。当年,就给23户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村集体收入3.1万元。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要想干好扶贫工作,就要有焦裕禄同志身上的“三股劲”: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和干事业的拼劲。

周军伟:在贵南高铁开工前期,有一次,我们在山区沿线步行踏勘,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屋里的老两口一听我们是来修高铁的,立刻把我们请进屋,然后烧开水,拿出家里的腊肉、土鸡,就着屋后的青菜给我们做了一顿饭。后来,老两口说啥都不肯收我们的钱。他们说,你们大老远给我们来修路,做顿饭也是应该的,路修好了,日子就能过得更好了。最后,我们悄悄在碗底压了500块钱,就继续赶路了。这件事情一直压在我的心底,老乡们修路致富的渴望,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激励着我坚守工地一线。

阿西阿呷:有一次,我巡视车厢的时候,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阿嬷坐在地上,因为身后的背篼装的土豆太重而无法起身。我赶紧过去搭手帮她站起来。没想到,我下一次上班的时候,在站台上又看到了这位老阿嬷。她从胸前的内兜里掏出了两个煮熟的鸡蛋给我,我正想拒绝,她告诉我,从别人那打听到我今天上班,她早上5点多就起来了,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就是为了给我送鸡蛋。我捧着这两个带着体温的鸡蛋,眼泪一下就出来了。这两个鸡蛋比我得到的任何奖章都珍贵,它是彝族乡亲对慢火车真挚情感的象征,让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红星新闻记者:现在中国高铁发展很快,“慢火车”会退出历史舞台吗?请问阿西阿呷女士,您是否会一直坚守在“慢火车”上?如果有机会到高铁上工作,您会去吗?

阿西阿呷:我年轻的时候有机会去跑快车,感到非常兴奋。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他却说:“那么多人都在建设大凉山,你却想当逃兵。”这句话点醒了我,让我知道自己不仅是列车长,更代表着彝族百姓。“慢火车”更需要我,我会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和大家一起把大凉山建设得更好!

我想无论高铁发展速度多快,这趟“慢火车”依然是彝族乡亲的幸福线,以慢为快,服务乡亲,我相信这趟已经开行了50年的列车会一直开下去,我也会一直坚守下去。

  脱贫攻坚

铁路人冲锋在前

为他们点赞!

图片:刘一嬴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