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同心守“沪”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里的150名国际学生与中国师生一样,面临着各种困难和不便。来自苏丹的博士生周瑜也是一名志愿者,他主要参加留学生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筹备和收集检测报告等工作。

同舟共济 同心守“沪”

来源: 光明网
2022-04-21 13: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里的150名国际学生与中国师生一样,面临着各种困难和不便。但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和配合防疫工作,并用独特的视角感受中国、同心守“沪”。

同舟共济 同心守“沪”

来自哥伦比亚的留学生LIYICATALINA WUXU(中文名:伍丽仪)在学校刚进入准封闭状态之初,就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为了宿舍楼防疫常规工作志愿者队伍的一员。她说:“虽身在他乡,学校就是我的家,我也想为疫情防控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在学校准封闭期间,她主要负责在每晚10点到各个寝室进行人数核对、登记核酸结果以及询问今天身体是否有不舒服的情况。同时,在需要集中进行核酸检测时,她会通知同学们有序下楼排队。“虽然每天做着相同的工作,但是正因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我自己变得充实起来。”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伍丽仪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感受到了志愿者工作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同舟共济 同心守“沪”

来自苏丹的博士生周瑜也是一名志愿者,他主要参加留学生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筹备和收集检测报告等工作。"我是外国人,但是我绝对不是外人,大家同舟共济,共同战胜疫情。” 周瑜说,“我相信防控疫情每个人都有责任,应当为了防控疫情付出自己的一点努力。上海加油! 上外加油!”

自4月1日上海浦西地区采取封控措施以来,上外留学生主动请缨,积极加入国际学生疫情防控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书写温情,书写国际友谊。

松江校区六期公寓32号楼共有4名留学生居住,来自伊朗的语言学博士生NEMATI SINA(中文名:新浪)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先后在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和汉语教育。今年是他学习中文的第七年,也是他在19年来到中国后面对疫情的第三年。

每次全校进行统一的核酸检测时,留学生会与其他同学一起按驻楼老师和志愿者的引导进行排队检测。在初次进行核酸检测时,新浪发现外籍人士无法用护照在健康云进行实名认证,只能在检测点手写护照号登记,便迅速向负责管理留学生的陈小天老师反映了这一问题。

同舟共济 同心守“沪”

新浪按照陈老师的建议向健康云客服邮箱发送了邮件。两天后,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他可以正常使用随申办和健康云预约或查询核酸检测,并对陈老师友善认真的工作态度,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赞不绝口。

“通过为同学们送餐、核酸签到、抗原试剂的发放、检测结果的收集等各种任务,我把我的爱、时间和力量都奉献给了同学们。” 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OGECHUKWU MARY ELUI(中文名:秦歌)说, “能够服务和回报社会,真是我的荣幸。希望疫情快点儿结束,希望一切恢复正常。”(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鹏)

(任鹏)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