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热议“一带一路” 合作发展的新实践

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新实践”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学者、官员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丰硕成果和未来发展之路。

博鳌论坛热议“一带一路” 合作发展的新实践

来源: 光明网
2022-04-22 09: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新实践”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学者、官员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丰硕成果和未来发展之路。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多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成为共建国家合作发展的成功实践。

博鳌论坛热议“一带一路” 合作发展的新实践

“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新实践”分论坛现场。 光明日报记者 郭林摄/光明图片

张臂拥抱“一带一路”倡议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曾经的丝路美景,于今更盛。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老挝民主共和国总理潘坎表示,老挝十分自豪加入了“一带一路”合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成果就是在2021年12月3日正式运营通车的中老铁路。他强调,作为中老经济走廊的一部分,中老铁路的运营通车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和次区域间的合作,这也有助于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为实现地区互联互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部长维沙瓦·西潘敦表示,中老铁路不仅联系了我们两个国家,也和中南半岛的其他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一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依托于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启用,“一带一路”以物质流通带动文明交流,激活了人类文明融通的历史想象。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表示,巴基斯坦张开双臂拥抱“一带一路”倡议。中巴有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对于巴基斯坦的经济繁荣和就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疫情之后中巴两国的人员往来有所减少,但是双方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削弱。我们要积极地鼓励金融合作,继续努力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

疫情下“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为相关国家经济复苏打下良好基础。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一些国家货币超发等原因,广大发展中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继续承压,如何推动完善G20“债务处理共同框架”,带动新资金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认为,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有继续加重的趋势。如何解决债务问题?她认为最重要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国际组织应该考虑共同行动,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一起参加债务延期。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信誉问题,不能不加区分地进行债务重组。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才能循环起来。处理债务问题,应该针对不同情况,贴近债务国家的市场和金融机构,努力去帮助他们。

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始终从发展的视角看问题,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华认为,发展中国家在考虑债务重组的时候,要寻求建设那些能把资产盘活的、能够实现造血功能的企业。比如中国建设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就充分考虑到建设配套的生产企业,从而充分发挥港口的各项作用。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一直寻求融入当地,为当地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同时,我们还有现代化的管理、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所以对于很多项目建设我们都充满信心。

牵住绿色发展的“牛鼻子”

在全球绿色复苏大潮中,共建“绿色丝路”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经济合作、促进互利共赢的同时,坚持绿色理念,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努力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启军表示,中国石油过去是油气企业,现在制定绿色发展的战略,把绿色低碳作为五大战略之一,到2035年要实现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这在国内已经开始实施,这些经验、新技术可以推广应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我们企业的更高质量的转型。

“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促进减碳以及提升气候韧性的倡议和计划,致力于更好地结合共建国家,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共同发展之路。中国能建集团党委委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罗必雄表示,为了适应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普遍共识,我国更是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提出了“30·60”战略目标。在碳排放结构中,能源领域的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牛鼻子”,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近期国家发改委联合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等合作举措,这意味着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基建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面对新形势,国有企业要实现稳增长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快推进国际业务发展步伐,积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亚洲各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强烈愿望。这也是本次分论坛上众多嘉宾的共识与呼声。 (见习记者 王妤心泓 记者 王晓樱 陈 怡)

(王晓樱 陈 怡)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