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村民免费拍照!北大学生开了间“黄河照相馆”

来源: 北京大学
2022-07-22 17: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炎炎夏日,葭州城内枣花飘香

在芦苇飘扬的黄河岸边

北京大学的15名师生

用镜头记录下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笑容

近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佳县实践团走进泥河沟村

在这座黄河边的小村开了间临时摄影棚

为村里的百余名老人免费拍摄肖像照

                                      

01 给村民们拍张照

佳县泥河沟村位于陕北高原黄河岸边

村内现有常住人口200余人

平均年龄64岁

是一座典型的老人村

7月15日清晨

随着村里的大喇叭广播通知

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村委会排队拍照

老人们整理好已经花白的头发

在镜头前露出朴实而纯粹的笑容

武占耀
王秀花
武孝孝
高枝莲
武小林
高治国
张孝
武平则
武马耀
薛秀英
武仁宝
武德朝
钞绪叶

给村里老人们拍张照

这是实践团组建之初便有的想法

村中没有照相馆

村民们常年在田间劳作

很少有机会能够拍摄一张正式的照片

走进农村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们希望发挥自身所长

为村民们做些实事

劳作后在村口聊天休息的村民们

两间平房、两块幕布、几把凳子

实践团师生们就地取材

发挥专业所长

在村委会搭起了一间临时摄影棚

同学们在村委会搭建临时照相棚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这是毛主席1947年在佳县县委的题词

日常的生产工具是村民们最亲切的伙伴

而丰硕的果实也为他们带来了真切的安全感

面对镜头,多数村民会选择怀抱大筐红枣、甜杏,手握锄头、铁耙,这种真实的状态也正是我们想用影像定格的——专属于劳动者的美丽。

作为摄影师,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梁沁体会颇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挥起锄头时在田间滴落的汗水,凝结成捧起丰收果实时最甜美的笑脸。

武占正
王五花
刘侯琴
乔治军
陈彩芹
武国枝:村中唯一的铁匠
刘巧珍
高爱莲
武元小
武兰兰、高治海
薛卷花、武占正
王芹则
薛翻琴
田翠平
武方旭、武忠凯:村里曾经的教书先生和已经大学毕业的孙子

夫妻伉俪,情深一生

祖孙欢聚,和乐一堂

这里有承欢祖辈膝下的稚嫩孩童

也有志在建设家乡的青年学子

枣缘文化代代相传,千年厚土生生不息

一张张照片背后

岁月在村民们身上留下的故事慢慢浮现

1947年出生的武子周是家中的长子,小学便辍学为一家老小温饱而劳作奔波,外出务工、栽种枣树、管理佛寺,经历过靠国家救济粮度日的苦难岁月,也见证了古戏楼的红火热闹与沉静落寞。

武子周

上世纪60年代,喊着“白天大干,晚上夜战”的口号的红色娘子军王春英和她的姐妹们用瘦弱的双肩一边挑起家庭重担,喂娃娃、烹三餐、纺布穿线;一边扛起基建大任,修大坝、打坑田、栽树育滩。

王春英和丈夫武占格

18岁的武政宇正在父母经营的农家乐饭庄做“上菜工”,刚结束高考的他填报了历史学专业,谈到未来发展方向,他说他想回到养育他的乡村,用知识带领村民致富。

武政宇和他的父母

1988年出生的武江伟曾在国企任职,2017年,他和妻子选择返乡创业,经营枣缘客栈,两次被评为“榆林好人”,现担任泥河沟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探索乡村振兴新道路。

武江伟

02 与最鲜活的个体产生具体的联结

正式拍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拍摄一前天布置拍摄场地时恰逢村中停电,没有熨斗的同学们在网上搜索了土方法,借了村民的水壶接热水手动熨平幕布的褶皱。

同学们用装满热水的塑料瓶手动将幕布“熨”平

 

大部分老人都是初次面对镜头,难免感到紧张局促,为了帮助村民表现出最自然的状态,我们动了不少脑筋。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子涵回忆,团队师生分工合作,有的充当摄影师、灯光师、道具师、动作指导,有的则化身“气氛担当”,专门学习了陕北民歌和方言,只为捕捉到村民最自然的笑颜——“谑一哈(笑一下)”“好着咧”“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听到最熟悉的声调和语言,村民们逐渐对镜头敞开了笑颜。

实践团成员给村民拍照现场

拍摄完成后,实践团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到榆林市区县城打印照片,将洗好的照片挨家挨户送到村民手中。摄影师、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蕴灵说:

当我将洗好的照片递到村民手中,看着他们欣喜地抚摸端详,与邻里互相传阅时,我也感受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实践团师生向村民发放图片
除了用镜头记录乡土人情,实践团成员的另一项工作是通过走村入户补充泥河沟村的口述史材料,为乡村记忆展提供参考资料。这项工作最早也是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赵坤发起的。2021年12月,赵坤选调下乡来到泥河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读到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为村民们整理的口述材料之后,他便萌生了进一步采集更多村民的生命故事的想法,希望继续用文字记录下这个千年古村独特的历史记忆。
选调生赵坤和他的硕士生导师王洪喆

在领队老师、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洪喆老师的指导以及赵坤和村委会成员的帮助下,实践团成员们在9天的时间内深入村庄开展调研。

调研组组长,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文杰表示:

面对笑意盈盈的爷爷奶奶们,我意识到他们不是被定义的访谈对象,而是有血有肉的劳动人民。

从陕北窑洞到田间地头,实践团成员对当地生产劳动一线的农民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集体化时代参与生产队劳作的历史,以及集体经济在当下的新发展与新变化。本次实践作为“建功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北京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组织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撰写一份关于泥河沟村集体化时期劳动工分制的调研报告,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03  书写记忆是为照亮对当下的理解

近年来,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非虚构写作、基层传播、发展传播等课程内容,引导同学们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专业实践中理解社情民生。在实践团指导教师、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洪喆的《传播学理论》课堂上,学生通过访谈最亲近的家人完成自己的家庭史写作,通过家庭故事具体感知和了解亲人长辈们所生活、成长的时代。在北大“第二课堂”,新传的同学们成立“南门照相馆”志愿服务队,在新年和毕业季等时间义务帮助同学拍摄照片,在集体志愿服务中,进一步强化专业认同。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的家庭史”展览
“南门照相馆”志愿服务活动

2018级本科生、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颖表示:

课堂上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与最鲜活的个体产生最具体的联结,发现中国最真实的历史经验和本土经验,在基层一线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在青年与乡村脱嵌的年代,乡村如何重新吸引青年?情感和理想感召或许是要开出的第一方药剂。重讲泥河沟故事,正是希望调用将逝的历史资源,重塑从泥河沟走出的青年与泥河沟间联系的情感工程。泥河沟村的记忆不是纯粹的个人经验,而是经过时间和岁月熬煮的集体感情。集体所提供的情感浓度足以感召绵延群山之中、广袤平原之上、蜿蜒海岸之畔永远年轻的北大青年。

赵坤说,人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乡村的发展是为了村民。用做口述史、拍肖像照的方式恢复乡村记忆,是用我熟悉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将基层资源组织动员起来的第一步。希望能够达到吸引同行者一起回归乡村、建设乡村从而让更多村民受益的目的。

在离开前的最后一晚,实践团同学们还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为村民们悄悄筹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音乐会。在热情的陕北秧歌舞蹈和嘹亮的《东方红》歌声中,成员们依依不舍地与村民们挥别,将欢声笑语留在了这片质朴而热忱的土地。

接下来,实践团成员们拍摄的这些村民肖像照将被展示于入村口的石墙上,作为泥河沟村一张生动的形象“名片”,向游客讲述动人的中国乡土故事。北大新传的实践团同学也将接续做好照片墙设计布置、专题片剪辑和访谈资料整理工作,将新传专业底色融铸贯通于实践的每个环节,用笔头、镜头记录乡村记忆,从媒介史、群众文艺、劳动组织等多个视角感悟媒体与传播在中国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在田间地头读懂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北大团委、北京日报

文字:张蕴灵、孙硕、刘慧莹、张涵抒

图片: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佳县实践团成员

视频:刘颖

排版:杨映锴

责编:王嗖嗖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