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学者:“中国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发展的新机遇”

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学者、研究员,哥伦比亚赴华留学生协会联合创始人孔天威(David Mauricio Castrillon Kerrigan) 接受人民网专访。受访者供图  近日,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学者、研究员,哥伦比亚赴华留学生协会联合创始人孔天威(David Mauricio Castrillon Kerrigan),就中国全国两会与中国的发展接受人民网专访。

哥伦比亚学者:“中国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发展的新机遇”

来源: 人民网
2023-03-11 22: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学者、研究员,哥伦比亚赴华留学生协会联合创始人孔天威(David Mauricio Castrillon Kerrigan) 接受人民网专访。受访者供图

近日,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学者、研究员,哥伦比亚赴华留学生协会联合创始人孔天威(David Mauricio Castrillon Kerrigan),就中国全国两会与中国的发展接受人民网专访。

孔天威说:“2008年,是我第一次去中国,后来又曾多次到访中国。相比在西方媒体局限的镜头下了解中国,我在中国的见闻和与中国友人的深厚情谊,让我更好地认识中国、读懂中国。在我眼里,中国是一个社会多元、富有生机、充满希望的国家。”

“让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

谈及中国全国两会,孔天威称赞:“中国的政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与特点,允许人民广泛参与,是民主的、有效的制度,也让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孔天威提道:“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最初的设计就考虑到了让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声音都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在他看来,这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

采访中,孔天威还表示,中国的青年群体怀着远大志向和前沿思想,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为国家的政治发展贡献力量。回忆起这方面的见闻,他说:“2018年我去北京时,有幸与中国共青团的一位高级官员交流,了解到中国共青团、青联界委员积极参政履职的情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我感受到中国青年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对于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孔天威依然十分关注。他讲道:“因为中国对全球经济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对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相关内容很感兴趣。”

“发展的道路不是单一的”

孔天威赞扬中国改革开放45年的丰硕成果。他举例说:“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提升了6位。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务实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他称赞:“在这些巨大成就之后,中国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中国提出新发展理念,拓宽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采访中,孔天威分享了他在中国江西省鄱阳县做研究时的见闻。他动情地说:“在那里,我遇到了很多中国朋友。小城里那些鲜活动人的故事,让我难忘:青年学子怀揣报国梦想而努力学习,抗美援朝老兵为中国的飞速发展而自豪,平凡岗位上的人们兢兢业业、勇于进取……”在他看来,最难能可贵的是,当地政府贯彻落实国家新发展理念,不仅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让生态环境美起来。

孔天威强调:“中国的实践表明,发展的道路不是单一的。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和责任找到符合本国国情和特点的发展之路。中国让包括拉美地区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始终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公平、更繁荣的世界”

“一带一路”倡议从十年前的愿景到如今的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其中。孔天威说出个中缘由:“如今,我们看到,加入这一重要倡议的国家,拥有更好的贸易条件、更多的国外市场准入、更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更平等的互动对话以及更深入的文明互鉴。”他预计,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未来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数量还将进一步上升。

孔天威也看到,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方面的坚定立场。他认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仅是停留在理论抽象层面,而是落实到具体的方针政策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孔天威赞同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称赞中国在提振全球经济增长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的贡献。他补充说:“中国始终致力于为全人类创造一个更公平、更繁荣的世界。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也很期待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对世界格局的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

(吴思萱)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