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4日消息(李由)4日上午,“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京召开,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宣布“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宁东-浙江”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标志着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和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总投资683亿元,新增变电(换流)总容量4300万千伏安(千瓦),新建输电线路4740公里,全部于2016年竣工投产。其中,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安徽、江苏、上海3省(市),新建南京、泰州、苏州3座变电站,扩建淮南、沪西两座变电站,变电容量1200万千伏安,新建输电线路2×780公里,工程投资268亿元;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4省(区、市),新建锡盟、北京东、济南3座变电站和承德串补站,变电容量1500万千伏安,新建输电线路2×730公里,工程投资178亿元;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区),新建宁东、绍兴2座换流站,换流容量1600万千瓦,线路全长1720公里,工程投资237亿元。“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规模大、创新多、战线长、工期紧、任务重,国家电网公司将与工程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2016年底前全部建成投运、发挥作用。
目前,国家电网累计建成“两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超过1.5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1.6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2500亿千瓦时。今年汛期,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长时间保持合计2160万千瓦满功率安全运行(相当于三峡工程满功率送出),承载了超过80%的四川水电外送任务,向华东地区大规模输送西南清洁水电600亿千瓦时,约占华东区外受电的三分之二。依托大电网发展新能源,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风电779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35万千瓦,国家电网成为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特高压在大范围优化能源配置,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前,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充分发挥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优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方广泛共识。能源输出、输入省份都迫切要求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2011年-2014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提交有关发展特高压的建议、提案达183项。特高压已纳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特高压发展。今年5月,国家决定加快建设包括“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要求到2017年全部建成。发展特高压电网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清洁发展的战略重点。国家电网公司始终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特高压发展。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与中国工业大奖。特高压交流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实现“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赢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发展特高压电网,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大气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全部建成投运后,华北电网将初步形成特高压交流网架,京津冀鲁新增受电能力3200万千瓦,华东电网将形成特高压交流环网,长三角地区新增受电能力3500万千瓦,每年可以减少发电用煤2亿吨,减排二氧化硫96万吨、氮氧化物53万吨、烟尘11万吨,可有力地支撑受端地区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发展特高压电网,对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带动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投资估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总投资将达到约2000亿元,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900亿元,直接带动电源投资约5000亿元。每年拉动GDP增长640亿元,增加税收1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4万个。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动能源革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需要打破常规,进一步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基础上,再建设一批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在全国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配置新格局,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