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桥母亲河上的永久印记

作者:郑宇飞 来源:西部商报
2014-11-25 11:39:56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兰州人,总喜欢漫步在黄河之滨,享受盎然的春意。而中山桥那灰色苍劲的身躯,正敞开博大的胸怀,承载着南北来往的车流行人。铁桥两侧的步道,垂柳依依,花香阵阵,绿草如茵,如织的游人在高大的“黄河第一桥”碑前拍照留念。每到夜幕降临,华灯齐放,灯光装扮下的中山桥如一道绚烂璀璨的飞虹横卧河上,桥下,黄河卷起朵朵浪花,滔滔东去。

  而在兰州一段,深刻在奔涌东去的黄河水记忆中的不仅仅是中山桥,有着“黄河桥都”美誉的兰州,现已有永久性桥梁24座,平均每7公里就有一座,在市区更是平均每4公里就有一座。它们以各自不同的风姿情韵装扮着古城兰州的河道,为母亲河留下精彩的记忆,让朵朵浪花一路诉说东去。

  壹

  金城渡口古人通过黄河南北的重要渡口

  兰州是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在古代,兰州作为军事要冲又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穿城而过的黄河便成为这咽喉要道的天堑。那么古时的人们如何跨越这道天险?兰州黄河何时有了桥梁?兰州桥梁发展历史究竟如何?让我们听兰州市地方史志专家关振兴慢慢道来。

  自秦以来,历代王朝为经营西域,保障西陲安全,对黄河兰州段的济度建设都十分重视。但由于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兰州段黄河上很少架设桥梁能够桥渡,古人主要通过摆渡来沟通黄河南北。《重修皋兰县志》记载,西汉时,金城的黄河渡口有石城津、青石津和金城渡口。从东汉、三国到南北朝,金城渡口一直是黄河之上的重要军事渡口。

  到了隋唐时因为经济的发展,中西交通发达,再加上军事调动的频繁使得黄河两岸的交往更加频繁,这时的交通工具除了木筏、皮筏之外,很可能还出现了渡船。而到了清代,除了木船之外,皮筏已成为兰州黄河两岸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为现在很多兰州人所不知道的是,在很久以前,每到严冬时节,兰州一带河面上的冰凌结为许多大小不一的冰块,当寒潮之后,河面会冻结为一体。这时,兰州夹河滩的农民,腰际横扎竹竿(以防误踩冰层薄弱处而掉进河中),踏勘出一条路线,饮誉一时的兰州冰桥就这样形成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兰州冬季气温的提高,黄河冰桥随之成为老兰州人的记忆。

  贰

  镇远浮桥 在大河桥梁史上书写下光辉一笔

  浮桥作为最早出现在我国古文献记载中的一种桥型,在历史上铺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黄河上浮桥的历史久远,数量也很多,“镇远浮桥”便是之中特别的一座。尽管兰州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较早,但是由于生产力较中原地区缓慢,桥梁的建设也较晚。西汉时为了有效控制兰州以西的河湟地区,曾在湟水等黄河支流上架设过浮桥,但都属于军事用途。直到隋代,黄河兰州段干流上仍然没有桥梁。据史料记载,到了唐代,为改善兰州黄河南北两岸的交通,在今河口架设了广武梁浮桥,公元821年,大理卿刘元鼎便是从此桥通过,出使吐蕃的。此后北宋时期也在兰州附近的黄河渡口架设浮桥。而自北宋绍圣年间直至明代洪武初年,再没有在兰州段黄河上架设桥梁的记载。

  明代曾在兰州城西河面上三次架设浮桥,最后一次架设的就是著名的镇远浮桥。建于白塔山下的镇远浮桥,常设不撤。自明洪武十八年建成至20世纪以前,历时500多年,一直是黄河上游控扼要冲,通到西域的唯一桥梁,在大河桥梁史上书写下光辉一笔。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说,“历史上在黄河修建过的不少著名的浮桥,到清代只剩下了镇远浮桥一座,成为‘天下第一桥’。”

  明代,兰州除在黄河上架起“天下第一桥”外,还在洪沟上架设起了独具特色、享有盛名的握桥。茅以升评价它是中国“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

  叁

  中山铁桥 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

  到了清朝,左宗棠在整修陕、甘、新大驿道的同时,很想在黄河兰州段上架设一道永久性的桥梁。左宗棠提出把浮桥改建成铁桥,以期一劳永逸。他曾与多家外商洽谈,可都索价过高,最终修建铁桥的事就此作罢。

  左宗棠未能实现的铁桥梦,被他的后任陕甘总督升允和兰州道彭英甲实现了。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992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历时三年零四个月落成了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1954年,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中山铁桥不但是兰州市历史最悠久的桥梁,也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如今,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成为兰州标志性建筑物。

  在中山桥之后,兰州市区相继架起了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兰州目前已有永久性桥梁24座,其中公路桥21座,铁路桥3座,平均不足7公里就有一座。位于兰州市区的有10座,平均每4公里就有一座。“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西北铁路干线的修建,黄河兰州段拉开了大举架设桥梁的序幕,‘黄河桥都’的形成首先从铁路桥梁的架设开始的。”

  更多的现代桥梁正在规划建设中,其中目前正在修建的就有元通大桥、金雁大桥和深安大桥。黄河兰州段已成为目前黄河上桥梁密度最大的河段,无愧为“黄河桥都”。

  肆

  黄河桥 谱写下许多不朽的华彩乐章

  在建设的进程中,兰州的黄河桥还谱写下许多不朽的华彩乐章。“1956年建成的河口南黄河铁路大桥,是我国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黄河铁路桥;1955年11月至1956年2月建造的沙井驿黄河便桥(现已拆除)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兰州段干流上架设的第一座公路桥;1971年建成的什川吊桥是兰州地区农民集资建设的第一座桥梁,开创了农民建桥的先河。建成通车后,《人民中国》杂志用17种文字载文向全世界作了介绍……”

  除此以外,黄河桥还为兰州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项“第一”的纪录。新中国成立后城关区修建的第一座跨河公路大桥是1979年竣工的兰州黄河大桥,是当时全国已建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径最大的一座;1987年建成的杨家湾黄河吊桥(又称兰州黄河吊桥),是当时黄河兰州段上跨度最大的一座吊桥;1997年兰州市第一座横跨黄河的斜拉桥——银滩黄河大桥是当时黄河上游最大、最现代化的桥梁;2001年合龙的东岗黄河大桥是目前黄河兰州段跨度最大的高速公路桥;2003年竣工的雁滩黄河大桥是兰州市第一座钢管拱桥,也是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中跨度最大的三跨钢管拱桥,有着‘西北第一桥’之称……”

  伍

  桥梁博物馆 将多层次记录兰州桥梁历史

  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桥梁之都”,黄河桥梁见证了兰州历史的变迁。如今,兰州市正在筹建黄河桥梁博物馆,博物馆将坐落在金城关下,同中山桥守望相对。届时将通过图片、模型、文物、多媒体等手段和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兰州百年黄河铁桥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放眼全国,放眼世界,充分挖掘资源,搜集黄河流域和全世界有代表性的桥梁,并纳入桥梁博物馆集中进行展示,不断丰富黄河桥梁博物馆的内容和内涵,使之既全面展示兰州百年铁桥的发展历程,也全面反映黄河流域和世界桥梁的全貌,成为人们全面了解黄河历史文化、了解黄河桥梁和世界桥梁的重要窗口。

  一座座横卧长河的飞虹,打破时空的阻隔,凝缩天堑之遥,承载着黄河儿女们的梦想,承载着这“黄河桥都”辉煌的历史,迈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记者郑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