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周日,上午10时,上海龙华殡仪馆一号大厅,是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人生谢幕的仪式终点。
4天前,在赴徐汇区法院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47岁的邹碧华突感不适,和自己钟爱的事业匆匆告别。
在他身后,司法界在网络上对他的集体悼念成为了“邹碧华现象”,有人评价这一现象之所以罕见,是因为他不仅得到法官同行的敬佩,还在身后赢得了中国律师界的一致钦佩。
12月10日,著名律师陈有西在他的微博上推送了“一个法官的早逝与律师的怀念”——上海高院副院长今天下午工作途中因心脏病猝逝。而他供职的律所两个微信群里,一片发自内心的惋惜哀悼之声。一个法官早逝,有这么多律师怀念。法律人的理解和温情相惜,真好。
21岁的年轻人
如果不是当初阴差阳错地填报了经济法专业,邹碧华的人生轨迹也许是另一番模样。
日后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他曾言,报了经济法,以为是研究经济的方法,没想到从此走上了法律之路,并从此一路执着,希望在中国法治建设道路上不辱使命。
1988年,从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系毕业的邹碧华只身来到上海,进入上海市高级法院经济庭,从事书记员工作。
和官方简历所呈现的“顺理成章”相比,在向儿子讲述这段经历时,邹碧华“偷偷”倒了点苦水:“21岁的时候,刚刚本科毕业,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找工作。除了妈妈谁都不认识,住在纺织大学学生公寓,一家家单位敲门,投简历。”
刚刚过完21岁生日的儿子,原本希望下一次从父亲那里听到更多故事,如今,却只能顺着旧杂志的“人物”专栏摸寻到一些素材。
邹碧华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刚开始工作时,他到基层法院实习了一年,在虹口区法院当书记员,职业现实与印象中的法官状态有着很大的差距:那时候开庭就是一个办公室里来两帮人,各坐一边,书记员在写字台边记录,法官就在写字台对面(也就是当时法官的办公桌),就这样坐成一圈。“这就是我最初接触到的法官,很不像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