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始终,而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命题提出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在全党全社会蓬勃展开,理论界也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但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化什么”、“为谁化”、“如何化”等问题上正面临诸多困境,积极探寻破解困境的有效对策,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科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防止各种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倾向,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究竟“化什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本质而言就是“思想掌握群众”的过程。显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化的思想理论正是大众化的基本内容,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认识、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当下,有一种脱离马克思主义谈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或生搬硬套、为我所用地把马克思、恩格斯等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个别观点嫁接过来“裁剪”当下的社会现实;或简单、肤浅地理解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抽取掉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时代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地归结为几条原理、几个具体结论;或仅停留于对经典理论的修修补补或者阐发经典著作中的微言大义等经院式的研究范式,不顾现实问题的解决,其结果只能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悬浮化、工具化、神圣化,其结果只能让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望文生畏,敬而远之。
科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原原本本地理清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脉络、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特定时空背景中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系列思想主张。既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方法,不能抛弃仍然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根本原理,又不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有的论述上;既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表述显豁易懂,又不能损害原意;要立足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生动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总结新经验,探求新规律,作出新概括,形成更加全面系统,更具说服力、解释力和引领力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大众所理解、所认同、所运用。
第二,直面“多质化”的大众,以分众化的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究竟“为谁化”?亦即在切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特性的基础上,增强理论传播的针对性。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表明,存在于任何历史时期的大众都呈现出“多质化”的表现样态,而不存在“同质化”的大众;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也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从来都是基于对“大众”多质存在与发展特点的深刻把握而获得有效推进的。当下的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中的利益与阶层的分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等,多样化已经越来越鲜明地成为当下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大众”也呈现愈益鲜明的“多质”存在的特点。然而现实中,无视大众的“多质化”特征,无视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职业特点、专业背景、文化水平和利益诉求差异,进行“一刀切”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却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受众仅仅局限于精英知识分子中间,而普通受众对此难以接受,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边缘群体”就势所必然。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抓住“人本身”,就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直面大众所呈现出的“多质”特性,以分众化的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而言,要基于对大众多种多样现实存在与发展特点的把握,划分不同的受众层面,按照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思想特点、行为规律、愿望祈求、接受心理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并在理论的形式、内容、实践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样化的大众化传播机制与途径。
第三,找准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实践的结合点,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究竟“如何化”?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毛泽东也一再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因而,大众需求是理论传播和发展的最初动力或是第一推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到多数人理解的理论普及过程,而且也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少数人运用到多数人运用的实践展开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武器”,只有与人民群众现实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通过群众的实践转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因而,找准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实践的结合点,有效回应大众的现实诉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品行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多的是强调传播载体等技术路径,而忽视大众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需,科学理论和大众实践呈“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理论因为没有大众实践的土壤越来越抽象、神秘和僵化,其科学性必然受到诘难,另一方面,理论因对大众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现实诉求得不到及时的回应而体现出“钝性”。
找准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实践的结合点,必须切中时代特点、贴近群众生活,直指群众最关心的利益、最迫切的需求和最困惑的认识,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平实语言和多样化形式,把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系列问题阐释得紧贴现实、鲜活生动、简明易懂,客观真切地回应现实生活中大众“说不清”、“理还乱”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到感情上亲近人民大众,内容上靠近人民大众,形式上贴近人民大众。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特点,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