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品
眼下,全国刮起集中治理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的风暴,对蚕食财政资金的黑手挥起重拳。不少“蛀虫”将要告别不劳而获的日子,广大群众拍手称快,充满期待。
吃空饷,简单来说,就是不上班却领工资的现象,自古就被认为是官场和军队恶习。如今,这种恶习犹如历史的毒瘤,继续侵蚀着政治生态。
守株待兔、免费午餐、天上掉馅饼、坐等收钱……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折射出人的惰性:总想不劳而获。正是这种惰性让“吃空饷”有了内在根源。有的人不干活,却不少拿钱;有的人死了,他的退休金还有人在领;还有人虚报几个并不存在的“职位”,将他们的工资装进自己腰包。可以说,“不劳而获”的心理作祟,让不少人争相做“懒虫”、“硕鼠”。
制度的不完善更是给“吃空饷”创造了外在环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的人混迹官场,总想用公权为家人谋私利,千方百计给他们安插个闲职;有的人为讨好上级,千方百计把领导的亲朋安排在自己单位领空饷,送人情。加之监管、人事、财务透明度不够,一批硕鼠便挤进了吃空饷的队伍。
有人抱怨,现在政府有个“三分之一现象”:各级公职人员中,三分之一在超负荷工作,三分之一不忙不闲地混工作,三分之一根本就不干事。这种抱怨折射出吃空饷的直接危害:让正常工作的人产生心理不平衡,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心,腐蚀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俗话说,一分劳作,一分收获。吃空饷现象却破坏这常理,某些人像硕鼠般偷吃国库,吸纳税人的血,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挑战公平公正。
打蛇要打七寸。整治吃空饷痼疾,首先要对吃空饷的懒虫加大惩处力度。从目前清理“吃空饷”的结果看,被查的“蛀虫”往往是退款了事,被绳之以法者却寥寥。有人说:“吃空晌的不是一般人,一般人不敢吃空晌,查不到继续吃,查到了大不了不吃了。”换言之,惩处力度不够,纵容了“吃空饷”。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吃空饷”往往以伪造等手段骗取国家工资福利,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性质。因此,不妨对吃空饷者以诈骗罪量刑。
一个巴掌拍不响。吃空饷问题久治不愈,那些给吃空饷者开绿灯的发饷者自然难辞其咎。可以说,没有后台和靠山,吃空饷者很难成为尸位素餐的懒虫。笔者想说,谁为吃空饷者发放通行证,就让这通行证成为发饷者的墓志铭,并让其为吃空饷者买单。
从本质上讲,吃空饷就是明偷明抢,更是一种贪腐现象。吃空饷者在扁担这头,发空饷者在扁担那头。一个是贼,一个是帮凶,两头都应狠狠地打,让懒虫不敢吃,让靠山不敢发,让制度管好“饷银”。(作者系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