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12月23日电(赵浩然)12月23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自2011年5月开始,历时3年,对野生树种、栽培树种、古树名木、引进树种等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共计91科276属946种,比《山东树木志》增加了12科57属372种,其中野生树种80种,栽培树种188种,引进树种104种。
调查发现了新种和新记录。其中发现疑似新种12个,已定名枣庄菝葜、白花葛藤、大果豆梨、枣庄八角枫和凤凰山野豌豆等5个。这些新种具有重要的观赏、科研和经济等利用价值,可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基因。山东新记录1个科,乌毛蕨科,4个属,类芦属、花点草属、兜被兰属和狗脊蕨属,毛叶三裂绣线菊、蒙古荚蒾、美丽茶藨子等24个种。
调查表明,山东375种野生树种资源受到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原有资源量呈锐减趋势,分布破碎化严重,生存空间狭窄,部分已近濒危和灭绝的境地。泰山花楸目前发现地仅剩1株,崂山耐冬仅在长门岩岛和大管岛有少量野生分布,种群已处于衰退趋势;泰山椴、胶东椴、五莲杨等,也仅分布在狭小的特定局部区域内。野生玫瑰随着海滨被开发,生境遭到破坏,仅在烟台至威海海滨有少量片段化分布。根据调查结果,77种数量稀少或极少,生境恶劣,处于稀有、濒危状态的野生树种列入山东珍稀濒危树种目录,今后需加强保护。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是绿色文物。山东省古树名木有184个树种349606株(古树群1165处,340289株;古树8517株,名木800株)。调查显示,尽管一些地方制定了古树名木管理规定,但仍有半数以上的古树名木缺乏管护,生长状况堪忧。
山东省委、省政府自2010年成立了国内唯一的省级林木种质资源专职机构——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承担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和利用等工作。同年立项实施了《山东(暖温带)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总投资1.6亿元,拟收集20个珍稀濒危树种资源6061份,项目建设对汇集保存珍稀濒危树种,带动全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4年,山东省共审定林木良种439个,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85%以上,重点造林工程和经济林良种使用率达到100%。以107杨为代表的杨树新品种推广到大半个中国,我省栽培面积超过1000万亩,带动了我省板材产业的快速发展,综合效益数百亿元。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推动了全省林木良种化进程,提高了林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
据山东省林业厅副厅长亓文辉介绍,这是山东省建国以来第一次全面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本次调查各级财政投入2735万元,组织了林业系统和山师大、山农大、青农大、鲁东大学、山大威海校区等5所高校的调查队伍159支,调查人员1150名。全省共调查样地4043个,调查线路2973条,踏查村庄等9.5万个,制作标本8.5万份,填写表格28万余份,采集图片40万余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