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参赛章程

来源: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2014-12-23 17:05:20

  奖项设置:

第9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参赛章程

  

  ①依据评审原则,共设5级奖项,依次为:G大奖,D文献奖,S终审评委特别奖,N提名奖,P记录奖。

  ②③所有获奖者均享受尊贵邀请,参加3-6天的颁奖典礼系列活动。

  ④依据本届获奖者分布划定补贴区域,衡量注册地至颁奖地常规交通工具的最基本费用,为享受该待遇的获奖者提供交通补贴。获奖者抵达颁奖地后,在组委会规定的时效及限额内,以实名票据报销。

  ⑤按“征稿类别”所列六类专题,各设大奖1名,允许空缺。评选标准:摄影技艺、文献史料价值及拍摄难度三方面综合水平较高,且最能体现“人类贡献奖”年赛宗旨。

  ⑥⑦依据组照的故事性、拍摄者的采访及编辑技巧等原则,终审评委将在提名奖中遴选出若干名终审评委特别奖,以资鼓励,其获奖者也将获得交通补贴。提名奖的最终名额为上限100名减去终审评委特别奖的若干名。

  ⑧为鼓励阿拉伯国家、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摄影师记录本土文化,上述地区的本届提名奖作者将有获得交通补贴的机会。

  只有参加颁奖典礼及系列活动的获奖者才能获得交通补贴。

  前往颁奖地的签证由获奖者自行办理、费用自付,主办方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协助,但不对任何可能导致的签证问题负责。

  获奖作品均有机会由HPA宣传DVD、当届年赛出版物收录,出席典礼的获奖者均获颁纸质获奖证书、获赠当届年赛出版物。

  所有获奖者、参赛者请于2016年9月16日前登录,下载电子获奖证书、参赛纪念证。

  参赛规则仔细阅读,按要求参赛。

  有关参赛者:

  1.采用网上投稿方式。请参赛者登录年赛官方网站http://2015.hpa.org.cn,注册并上传参赛作品,请使用中文或英文填写信息。

  2.注册时所填“姓名”须与有效身份证件相符,不接受“艺名”、“笔名”等非真实姓名的署名要求。

  3.参赛者无专业、性别、年龄、民族、国家与地区等限制。

  4.参赛者必须是照片的拍摄者本人,否则取消获奖资格。

  5.不得以两人或两人以上名义参赛。

  6.凡参赛者,即确认接受本届年赛全部章程,并已合法解决参赛作品内容所涉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商标权、商号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7.本届年赛评审团、工作组成员作品不得参赛。

  有关参赛作品:

  8.除历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的获奖作品外,其他展览或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均可参赛。

  9.参赛作品内容无国家、民族限定(可以拍摄一个国家的多个民族,也可以是在不同国家拍摄的同一个民族)。

  10.参赛作品无拍摄时间限制,一次拍摄或多年连续拍摄均可。

  11.参赛类别自选,主办方和评审团不负责调换类别。

  12.参赛者每人限送组照作品3组,每组不少于8幅,不超过14幅。

  13.本届比赛只接受指定网站传输的数字文件,参赛作品为JPG格式,每幅图片1-4兆。

  14.参赛作品可使用软件在不改变作品原貌的情况下做必要的后期处理,不得做合成、添加、删除、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不得以添加边框、背景等形式对电子图像进行变相装裱。为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凡合成照、拼贴照、特技照不予参评。

  15.参赛作品须附以内容真实的文字说明。

  主办者申明:

  16.本届年赛不收参赛费。

  17.为保证评选公正,参赛者的个人信息不得出现在图片的说明文字中和图片的任何位置上,违反者不予参评。

  18.在尊重作者署名权的原则下,主办单位有权在“人类贡献奖”年赛相关非商业性的宣传推广活动中(包括出版物、展览、影视节目、网络、电子媒体等)无偿、重复使用作者姓名及参赛作品和说明,并可能对后者进行必要的剪辑和修改。

  19.参赛作品必须在2015年4月15日前,通过指定网站完成上传(以主办方完整收到为准)。

  20.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参赛咨询: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