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患白血病 10岁儿子捐髓救母

作者:智春亮 来源:新华网常州频道
2014-12-23 17:23:37

  新华网常州频道12月23日电(智春亮) 昨天上午,在常州第一人民医院干细胞采集室,10岁的王宇涵正躺在病床上,身边的采集机不停的运转,将血液中的干细胞滤出。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曹祥山介绍,为了救患上白血病的妈妈,小宇涵成为常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小宇涵的妈妈潘国英,是常州金坛人,今年3月份,潘女士被查出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但整个中华骨髓库都没有合适配型。10月份,年仅10岁的独生子王宇涵,经过试验配型成功,虽然家人一直瞒着小宇涵,但为了“救妈妈”,小宇涵毅然捐出骨髓“反哺”母亲。

  据潘女士的丈夫王小峰回忆,年初,妻子总是感觉头昏头痛、身体乏力。后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在苏州做化疗不见效果后,潘女士被转至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医生告知,痊愈的最大可能性就是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适合的配型,让王小峰心焦的是,当时遍寻中华骨髓库都没有合适配型,符合骨髓移植条件的,只有潘女士的父母和儿子王宇涵。对这件事,王小峰却一直很难受,“看着妻子受苦难受,儿子这么小,就让他捐髓,又舍不得。”在矛盾心理煎熬下,通过医生和家属的劝说,最终王小峰还是被勉强说服了。

  而小宇涵是家中的独子,按照移植的优先顺序,患者的子女比父母更适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经过检查和配型,发现涵涵是很理想的捐献对象。在妈妈患病之后,全家人都瞒着小宇涵,而当父亲告诉他妈妈得病需要移植时,年幼的小宇涵当时并没有理解白血病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救妈妈,非常坚决。” 曹祥山说。

  在正式开始采集干细胞前几天,小宇涵就需要开打“动员针”,曹祥山介绍,目前临床采集造血干细胞多采外周血,但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外周血中的含量极低,所以移植前需要给捐献者打一段时间的‘动员针’,这样才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入血,从而只要简单地分离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就能达到移植需要,而打“动员针”每一次都要吃很大的苦头,“到小宇涵能躺在床上采集干细胞之前,他已经打了十几针了,每一次都坚强。”

  昨天下午,从小宇涵体内中滤出的干细胞被移植入了妈妈的体内,在手术前,丈夫王小峰在隔离病房前安慰妻子:“涵涵很勇敢,平时打针都会怕,现在已经不怕了,等病好了,我们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