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医患关系,需要更多的沟通和换位思考

作者:高洁 来源: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新媒体
2014-12-23 20:16:43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高洁)看到“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自拍事件”时,我还躺在病床上,与病友和其家属聊天。谈到此新闻,他们的反应截然不同。病友说处理结果过重,大惊小怪,没必要上纲上线;其家属说,拍照的医生不严肃没医德,我一个朋友就做阑尾手术结果纱布没取出来……

  在记者看来,照片中的这些医生护士,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征得患者同意即拍照留念,毕竟患者有隐私权。不过,这些医生护士虽有自拍,但手术的成功,反而证明此事不存在医疗事故。

  这些医生护士拍照片时,没想到该行为会带来惩罚性的后果。4个月前的照片,仅仅被曝光三天,就助推“医患关系”再度成为网络热词。在一些网民心中,他们成了无视患者生命安全的“黑心医生”典型。

  冤不冤?我觉得有点。成功做完手术,按理应得到感谢,却因为几张自拍自毁形象。该不该被指责?似乎也应该。长期跟患者打交道的医生护士们,难道不知道当今的医患关系,比一张照片还薄吗?

  近些年,由医疗事故、医患关系紧张乃至医患误会引发的“杀医生、打护士”等消息频频爆出,导致不少民众对医护人员的成见越积越深。医生和患者,本来应是亲密的合作者,却成为最难赢取彼此信任的对立者。这种不信任,从选医院就开始了。

  “为了做这个手术,我挂了三家医院的号,找了三位医生,他们说法一致我才下决心。”病友告诉我。

  能怪她浪费医疗资源吗?当然不能。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因为信息不对称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晦涩难懂的医学专业术语,常常让摸不到头绪的患者感到莫名恼怒。同时,太忙太累的医生往往难以一直笑容满面、对每个病人都保持一副笑脸。这种情况,加上在负面新闻的轰炸中早已形成的成见,自然让“皱皱眉、摆摆手、拍拍照”,都成为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更希望去履行职业义务。因此,我愿意分享此次在首都医科大学世纪坛医院的住院见闻。手术前,医生就询问我要不要拍照,对比手术前后的伤口状况,因为有些患者同意这样做。隔壁病房的一位5岁小患者住院几个月了,每天都要在护士站完成“护士老师”布置的写字任务,完成了就能得到一个“五星”。今天上午,一位护士跟一位欠款多日的患者耐心沟通:“您每次都答应续交欠款,可是见不到行动……我们也是有规定的……您也感受到我们还是像对待其他患者一样对待您吧,有什么意见您也可以提……”

  在每天的例行查房中,我切实感受到这些医生护士,为做好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大多数的医患关系。

  同记者节、教师节一样,护士节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行业类节日。同样是劳动者,为什么这三个行业能够享受如此待遇呢?个人以为,这除了表达社会对该职业的认可和敬意,更是对从业者的提醒:公众对你和你的工作,怀有更高的期待。

  其实,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职业身份的背后,同样是一个真实的人。西安凤城医院那些拍照留念的医生护士,成功做完手术,将喜悦之情寄于自拍照。以他们的角度看,此事也许不至于扣上一顶“草菅人命”的“大帽子”。我们不妨照此思路换位思考,或能从一次次令各方都不愉快的医患纠纷中,找到一个契机,反思一下彼此的行为。这样做,对医患关系的误读和误解,或许就能少一些,再少一些。沟通和相互理解越来越多,才能助推医患关系回归良性。这也许是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唯一良药。(此文仅代表记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