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撰文炮轰语文教学中“假语文”泛滥的问题。他认为,“假语文”表现为贴标签式的生硬拔高,以及脱离语言文字的本体教学去渲染所谓思想性和人生意义等做法。回顾那些年我们上过的语文课,“概括文章中心思想”这类问题确实屡见不鲜。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启发式提问正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所在。“真语文”“假语文”之争,到底谁对谁错?
不改
“见山不是山”
有利有益的训练
要探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真语文”还是“假语文”,首先要厘清什么是语文。仅仅从字面上来看,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字,但语言和文字本质上只是一种载体和工具。它们被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意义。正因为此,我国常说“文以载道”,意即文章要传达一定的道理才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将语文机械地理解为语言和文字,却对这些语音和符号背后的意义视而不见,无疑是片面。
那么,语文教学中需不需要提炼、总结文章的思想内涵?回答是肯定的。相对于数理化来说,语文是一种偏感性的学科,注重的是语感的训练和抽象的表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像教授“1+1=2”这样机械地教授字词段落,学生是无法领会语文背后的意义之美。古人常说学习或欣赏有三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说看到事物的表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说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是从本质又联想到发展出的事物。语文教学的基本工作当然要教会学生“见山是山”,但不能止于“见山是山”,而是要通过“见山不是山”的启发和训练,让学生朝着“见山还是山”的境界提升。读一篇文章,弄清其遣词造句的逻辑只是浅层次的理解,启发学生思考其背后的意义,才能让学生的语感真正提升一个层次。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体会文章背后的思想,本就是一种有利有益的训练方式。 (张涨)
要改
真假语文
效果上见真章
五年级的女儿常为作文头疼,在我看来,日常生活中皆可作文的许多题材,在她看来统统不行,她总是说:“最后一段讲不出道理,得不了高分。”孩子们对于写作竟如此偏差!语文去假存真,不改不行。
语文,应该训练孩子们听说读写的实用能力。其次,是培养人文素养。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中文除了是母语外,跟英语、法语并无不同。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太偏重于思想道德教育,选材上也是如此。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大大超越其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实用性,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至于,许多理工科学生上了十多年的语文课,还不具备基本写作能力,在工作中连份报告都写不好,更谈不上人文素养了。语文去假,就要符合孩子的心性特点。鲁迅作品要不要从小学教材中取消之争,其核心也正是语文应该更重思想性还是更重实用性。
前两年,一套民国语文教材走红,析其原因,正是因为它的选文有很多自然与人、花鸟鱼虫乃至猫猫狗狗的题材,文字也简洁有趣,教材的编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解释说:“因为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心性活动的时候,读有兴趣的文章,方足以引人入胜。”
真语文与假语文,效果上见真章,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了语文后,就能了解语言之美,能培养阅读的兴趣,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不是只懂得讲大道理。 (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