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田野来

来源:绥化日报
2014-12-25 08:16:16

  ——绥化市发展乡镇村经济纪实

  绥化日报讯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所说的支点并不存在。但有一个支点,的确可以改变世界,那就是亿万群众的创造力。

  今天,在绥化乡村,人们不但找到了这个支点,而且正在汇集全民力量,进行着一场撼天动地的伟大实践:

  以乡镇村主体招商引资上项目为特有内涵的乡镇村经济战略,正在成为撬动绥化农村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超级杠杆”,带领全市166个乡镇、1336个行政村走上“富村强乡”之路。

  安达路径的启示和升华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心地带,形若一条从松花江、嫩江汇合段跃向小兴安岭西麓的金色鲤鱼,3000万亩沃土良田是那鱼脊上的鳞鳞波光。

  世世代代耕种,世世代代祈盼,人们用勤劳的汗水把脚下的黑土地耕耘成祖国殷实的大粮仓,却从来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财政穷一直是市县乡三级政府力图摆脱的窘境。尤其在乡村,实行乡财县管后,乡镇失去了财税经济实力,也失去了发展的责任和活力。

  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考验着绥化决策层的智慧、胆量和韬略。

  2011年2月16日,上任12天的绥化市委书记朱清文到安达调研。他发现,安达工业开发区的两个冠名安瑞佳的企业竟然都是偏僻小镇太平庄镇引进的。他还了解到,安达市一直没有取消乡级实体财政,他们以市产业园区承接乡镇村引来的项目,产生的收益两级政府按比例分成,这个做法使安达乡级财政收入在全省处于领军地位。

  安瑞佳、太平庄、安达,让正在为绥化“乡贫村弱”而苦恼的市委书记拨开一团雾、觅到一线光……

  2011年2月28日,中共绥化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发展乡镇村经济战略: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以产业园区和中心集镇为平台,突出乡镇村主体力量发展工业经济,壮大乡镇村经济实力。同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乡镇村经济的实施意见》,乡镇村经济与园区经济、异地经济、都市圈经济、城市型城市群经济一道称为“五型经济”,在绥化城乡全面推进。

  风从田野来,激荡着谋新思变的脉动!

  面朝田野,绥化开始大气度、大战略、大手笔地挥写发展乡镇村经济的绚丽篇章!

  多路攀登抢占制高点

  也许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绥化人交足了学费,所以今天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工业化、城镇化已不可逆转,绥化乡镇村人急需补上工业文明这一课。

  各级党委政府明晰发展思路,创新机制措施,出台奖励政策,多路攀登,终点只有一个,就是抢占乡镇村经济发展的高峰。

  市委成立推进乡镇村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21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抽调优秀处级干部和副处级后备干部组成推进组,专项推进落实乡镇村经济工作。

  市委书记朱清文,市长王金会,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市推进乡镇村经济领导小组组长刘兴东多次专题考察乡镇村项目,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全力推进乡镇村经济发展。

  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排兵部阵,出奇制胜。肇东市成立了22个乡镇招商团,选聘10个招商顾问,实施专业队伍专项推进;安达与“油城”大庆水乳交融,引导乡镇村承接配套石化产业项目;海伦市组建千名亲友团,与千名海伦籍成功人士大对接,招大商、引名企;兰西县成立17个招商分局,赴全国分片招商;庆安县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网站和宣传册;绥棱县成立15个乡镇招商小分队,辟建5大基地驻守招商;望奎县建立“人脉库”,并与全国50多个省市级商会建立联系,开展商会招商;明水县实行“三分之一”招商法,各乡镇抽出三分之一人员、利用三分之一经费、党政正职占用三分之一时间外出招商;青冈县实施发展乡镇村经济“七个一”工程,提出到2012年底乡镇财政收入翻一番;北林区一方面紧逼加压全民找项目,一方面组建经纪人队伍进行专业招商。

  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带领乡镇村干部足迹踏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招商引资、开阔视野、学习经验;全市斥资20多亿元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和经济小区,为乡镇村项目搭建承载平台;各地乡镇村经济大讲堂场场爆满,“培训之冬”、“准备之冬”、“招商之冬”点燃2011年整个冬季。

  各地积极探索实施乡镇财政“双轨制”、村级招商引资企业税收返还村集体和重奖重用乡镇村干部等机制,充分开发了乡镇村主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热情和潜力,使乡镇村经济呈现千帆竞发之势。

  时势造就骁勇团队

  作为一个群体,乡镇村干部在经历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实战之后,更多了一份自信和果敢。在一次次智慧与毅力的较量中,种田泥手变成了谈判高手,绥化乡镇村人在创业的拼搏中实现着人生的超越。

  陈福义,安达市太平庄镇党委书记,绥化发展乡镇村经济的领跑者。他成功引进企业40家,把曾有“安达小西藏”之称的太平庄镇带进全省50强乡镇行列,成就了令人瞩目的“太平庄现象”。

  发展乡镇村经济的生动实践把小村官和普通农民推上了大舞台,他们敢进大城市,敢访大企业,敢谈大项目,张开双臂拥抱投资者和创业者。

  贾红涛,北林区永安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回乡创业能人。在他的带领下,只有3000多人的永兴小村拥有了一个投资2亿元的大项目和4个投资超千万元的加工项目。现在,他正在推进一个新计划:在永兴村建设晋商工业园,让山西矿老板的钱造福永兴农民。

  在实战中拉练,在拉练中转型,在转型中成长,一支懂经济、懂市场、懂谈判的新型乡镇村干部队伍迅速扩容:安达的石铁成、罗富春,肇东的徐凤玉、李凤山,北林的宋英喜,海伦的崔生春,兰西的马洪涛,青冈的于凯东,绥棱的董双清,明水的姜继和,望奎的杨德臣,庆安的王金城、梅久丰……这支团队的骁勇战士太多太多,正是这些人,在绥化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历史时期,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交汇、碰撞和转变中,用草根实践回答了深遂的发展命题,肩负起了时代赋予绥化乡镇村人的神圣使命。

  黑土地崛起项目群

  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项目上。一个重量级项目可以兴起一条产业,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甚至改写一座城市的历史。绥化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2011年到2012年,全市每年三次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绥化,产生“滚雪球”效应。

  数字代表绥化速度!2011年以来,全市乡镇村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56个,总投资738亿元;2011年,全市乡镇财政收入实现16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1%。2012年上半年,全市乡镇财政收入实现9.88亿元,同比增长42.9%;全市收入超千万元乡镇达到37个。

  安达的安瑞佳和贝因美,一个是全省民营化工业独占鳌头的工业巨子,一个是年纳税超亿元的国际品质上市项目,它们带动并壮大了安达石化和乳品两大支柱产业。肇东大庄园肉业标志着绥化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正在建设的零甲醛秸秆板材项目,引进国际领先技术,电脑分离并吃干榨净玉米秸秆,变废为宝。北林奥瑞特建材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建筑材料,是迄今为止能够同时满足墙材革新和国家节能65%要求的唯一单一墙体材料,项目填补黑龙江省空白。这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标志我市乡镇村经济不再只是米面油加砖头,产业升级显现出新的活力,项目建设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

  另外,肇东的正邦饲料、北林的长江包装、兰西的中电机械和环保无纺布项目、青冈的庆春油田机械和青枫亚麻、庆安的达亨木业和寒木春华木业、海伦的世纪丰华建材和野泰食品、望奎的领航新型建材和北极雪食品、明水的峰雪面粉和新科中草药、绥棱的龙达型钢和万寿菊叶黄素等一个个新建和续建项目,不仅为乡镇村打造了“聚宝盆”,也为农民开掘了“幸福泉”。

  2012年7月30日,中共绥化市委召开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对十项重点工作实施战略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绥化经济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乡镇村经济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大豆摇铃,渔歌唱晚;天野苍茫,牛羊如云。这样一幅古典意境在绥化大地漂浮了几百年,今天,终于被隆隆机声惊醒!

  在中共绥化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发展“五型经济”,建设“五个一流”,实现“六个跨越”,向着中心崛起和富民强市的目标阔步前进,一个走向工业化、城市化的新时代已经开启。

  风从田野来,稻菽泛起千重浪,激荡着绥化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风从田野来,黑土崛起项目群,昭示着绥化大地的蓬勃与希望!(实习编辑: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