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4000万人告别“免缴费”

来源:城市晚报
2014-12-25 09:46:17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4000万人告别“免缴费”

养老“双轨制”将成历史。(资料图)

  新闻背景

  截至2014年11月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合计达8.37亿人,其中职工参保3.38亿人,城乡居民参保4.99亿人,待遇领取2.26亿人。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参加,虽然后来一些地方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但多数仅是在形式上缴纳社保费,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社会对养老“双轨制”反响强烈。

  养老“并轨”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透露了这一消息,这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现行养老“双轨制”具体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改革后,公务员工资会否普涨?全国范围同步改革,钱从哪里来?针对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相关专家学者给予了分析和解读。

  为何并轨?

  养老金差距大约五成人不满

  长期以来,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执行的是全然不同的养老制度,前者主要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后者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运转。据统计,我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这些人的养老金无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支付,退休后能领取到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80%—90%。而企业和职工每月需按一定标准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人员每月拿到的养老金只是其退休前月工资的40%左右,还须面对养老保险资金出现缺口的风险。

  整体比较,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大约只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的一半,有的地方甚至还不足一半。此外有统计结果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这两个群体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巨大落差,成为中国社会一个长期存在的阶层矛盾,不断引发公平性质疑。

  工资涨吗?

  公务员工资可能普涨

  报告透露,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报告同时指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这样的话,在全面实现养老并轨之前,公务员工资可能实现普涨。”西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授熊晖说,“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为了覆盖社保支出部分。”

  熊晖指出,当前很多基层地区的公务员群体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而社保个人缴费的比例不低,对于那些月收入2000余元的基层公务员而言,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则认为,实施养老“并轨”并不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必然上涨,但却是调整工资制度的好机会。国家应支付改革的初始成本,即适当增加一次工资,以消减改革初期带来的阵痛,促使制度平稳转型。

  待遇降吗?

  职业年金让近4000万人吃“定心丸”

  “改革后,我的退休金会不会少很多呀?”这是许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看到相关报道后最关心的问题。上述报告指出,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认为,这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旨在给出预期,给总数接近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吃下“定心丸”。“建立职业年金就是为了补充待遇降低的部分,因此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会出现明显下降。”陈步雷说。

  郑功成进一步解释说,我国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采取现收现付财务模式,实行财政供款、预算管理、单位包办、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或邮局),个人不需缴费,退休金待遇参照在岗者工资增长情况调整。

  这种财政负担实际包括了三种不同的责任:一是政府作为雇主应承担的责任份额,等同于用人单位为职工参保缴费;二是政府应履行的公共财政责任,等同于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三是承担了个人应承担的缴费份额。前两部分是政府财政应当承担的责任,第三部分则有违公平正义。“也就是说,这次改革的目的是通过优化结构和确立新的责任分担机制来促进养老保险制度走向公平,关键是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缴费义务并采取同样的办法调整养老金待遇。”郑功成说,“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金那部分肯定会减少,但加上职业年金,总体待遇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钱够吗?

  建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上述报告称,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那如果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降低,钱从哪里来呢?熊晖认为,养老保险目前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的大头,而国家应该在制度转轨期间承担这部分转制成本,建立起职业年金最为关键,这部分应该会由财政资金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双重投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有两条路,一是沿用企业养老改革时的视同缴费政策,这样对于财政资金的压力会小很多,但是今后也面临养老金个人账户亏空的问题。”熊晖说。“二是由财政一次性将个人账户坐实,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但这对于财政将产生巨大压力。”他说,“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沿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是明智之举,既可以减少改革面临的阻碍,也能通过经济逐渐发展消化历史的欠账。”

  “中人”咋办?

  建议基本养老保险和强制性职业年金结合

  郑功成指出,这次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建立稳妥的“中人”过渡办法,让老人和新人之外的“中人”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应当解决好机关事业单位中编制内外员工的现实权益差距问题。陈步雷建议,对于“中人”,应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强制性职业年金双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按60%的替代率(养老金与在岗工资之比)进行制度设计;同时,建立强制性的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的替代率以现有待遇不降低为要求,大致按照替代率的20%至30%进行设计。

  “‘中人’的强制性职业年金应实行非积累模式,列入当期财政预算。”陈步雷说,“通过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基本保持‘中人’养老金待遇,降低改革阻力。”

  公务员热是否会降温?

  建议职业年金设准入门槛

  此次养老金并轨,不论能否一步到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差距总是在进一步缩小。公职人员不但需要交纳养老保险,如果并轨一刀切的话,公职人员的退休待遇有可能从退休前月工资的80%到90%直接降至40%左右。没有了高福利保障的退休生活,公务员热会不会降温?报告显然预料到这一问题,“五个同步”中也提到了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这里的职业年金与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廉洁年金概念相近,都是公务员退休后领取的一项养老保障资金。

  据悉,香港公务员在退休后可以拿到一大笔(约为400万~500万港元)廉洁金,但如果公务员在职期间被发现腐败行为,这笔钱将被取消,以此化解公职人员的腐败动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称,职业年金一旦采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的模式,因预计其主要由财政拨款,可能不仅会普遍建立且会具强制性。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年金,而要设置准入条件或明确只有部分符合相关条件的特殊对象才能享受职业年金。

  相关举措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提到,要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统一规范制度和政策。职工养老保险要在完善省级统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筹资与支付责任,统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增强基金的互济性和抗风险能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基金省级统一管理,化解基金管理分散化的风险。全面推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探索省级统筹,缩小地区间、人群间政策差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凯提到,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同时,要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