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a Daily Homepage
  • 中文网首页
  • 时政
  • 资讯
  • 财经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专栏
  • 双语
中国频道   >   时政滚动
移动新媒体

  新华社拉萨12月25日专电(记者索朗德吉)世界最长的藏文书法长卷《西藏历代藏文书法字体精华集汇》24日被西藏布达拉宫收藏。

  “第一段是用天珠体写的,这种字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象雄时期,字形像一颗颗天珠,那时候天珠不仅仅是装饰品,也带有文化寓意;这种是天降体,每一个字像是从天而降;这种叫残尸体,是藏王松赞干布时期的创作,字形就像将尸体肢解开来。”藏文书法家格芒·江白解释道,“这里的每一种字体都很有讲究,最久远的有三千多年前的象雄古文字,最近的也有一些近年来我自己创新的字体。”

  46岁的格芒·江白自13岁起学习、研究藏文书法,33年里,他走遍各地藏区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探寻藏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据格芒·江白介绍,藏文书法长卷《西藏历代藏文书法字体精华集汇》,由中国当代藏文书法家、多派唐卡创始人年叙·多吉顿珠和他历时四年共同创作,作品长206米、高0.8米。长卷用象雄古文体、天珠体、吴钦体、草书体等177种藏文字体书写了“藏文字的演变史”、“藏文笔论”等作品,并收录有藏文笔论、文法、诗歌等藏族文学成分。

  另外,西藏著名唐卡画师、嘎玛嘎止画派第二十八代传人丁嘎先生,在长卷上绘有藏族历代32位书法大家的画像。

  年叙·多吉顿珠在收藏仪式上说:“长卷的创作,希望能向大家展现藏文字的历史和魅力,让更多人了解藏文字的发展。藏文书法除了讲求字体工整美观外,寓意也非常吉祥。藏文书法和字体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发展,相关的经书、笔论已有上百种,已成为祖国艺术宝库中的瑰丽珍宝。”

  “布达拉宫非常重视藏文化遗产的收藏和研究,此次收藏的书法长卷,是当代不可多得的大型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藏文书法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藏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也集中展示了藏文字的发展历史。”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索南航旦说,“布达拉宫是藏文化的博物馆,将作品收藏于此,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也能在将来展现作品的风采。”(完)

标签:
西藏布达拉宫 收藏 作品 字体 创作 西藏历代藏文书法字体精华集汇 象雄 唐卡 珠体 藏族

精彩热图

俯瞰江西龙南清代古建燕翼围 四层楼高层层环通
上海市民穿越时空“对话”达芬奇
故宫钟表珍宝首次在香港展出
北京中轴线第二大建筑群重现真容

最热新闻

  • 世界瞩目上合青岛峰会 这些看点别错过!
  • 研究:你喜欢的音乐类型可以反映你的性格和智商
  • 联合国维和70周年 中国维和贡献获赞
  • 英国女子的抗癌奇迹:曾为自己准备葬礼 因不舍女儿才积极治疗
  •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专利数量稳定 专利水平不断提升
  •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专利数量稳定 专利水平不断提升
  • 法国研究:圈养海豚很幸福 最爱与人互动
  • 曾有“西部白宫”之名 尼克松旧居挂牌出售要价4亿
  • 80岁退休、顿顿吃肉、讨厌看电视:南非114岁男子冲击“世界最长寿老人”纪录

精彩推荐

新时代大讲堂
美差!英摄影师环游世界拍美照年入六位数
中国日报精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时政
  • 资讯
  • 财经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专栏
  • 双语
  • 地方频道: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陕西
  • 新疆
  • 深圳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网
  • 央广网
  • 中国新闻网
  • 光明网
  • 互联网举报中心
  • 防范网络诈骗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 京ICP备13028878号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
  • 网站网络110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