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汽车业增速降档 今年销量增长疲软

来源:证券日报
2014-12-25 10:26:47

  2014年,北汽集团十年磨一剑,终于实现上市梦想, 募集资金总额高达129.75亿港元,创中国汽车工业史上IPO融资最大规模; 广汇汽车借壳美罗药业,体量高达235.77亿元的广汇汽车有望实现“曲线”上市;松辽汽车则转型文化产业……2014年可谓是汽车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之年。

  回望今年的汽车销售,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年增长不超过7%。豪华车市场是弱市中的靓丽风景线,仍旧保持快速增长。总体看,2014年可谓是汽车销售的小年。

  2015年燃油限值将近,各大车企纷纷上马大功率小排量车型,竞相推出各种新能源汽车;汽车销量逐年增加带来各家车企盲目乐观,在跑马圈地、你追我赶的汽车产能扩张过程中,产能过剩论甚嚣尘上;互联网企业深度介入传统汽车业,乐视造车由梦想照进现实。

  这些,都是2014年汽车行业新常态的重要特征,有风险,也有机遇。这些特征也为2015年汽车业的发展做了明显的注脚。

  汽车销量年增长7%以内

  行业增长转为中高速

  2014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销量增长6.14%,产销增幅较前10月继续呈小幅回落态势,注定今年汽车销量增长将控制在7%以内。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下,国内外各机构预测2015年我国GDP增速目标将会下调至7%,与之对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明年汽车产销总量增幅将和GDP的增幅差不多,在7%左右。

  “中国汽车市场向来有大小年之说,各大车企此前判断2013年汽车市场增长不会过10%,但当年销量增幅13.87%,比上一年多9.6个百分点,2014年维持个位数增长,2015年肯定会超过10%,”北汽股份总裁李峰向《证券日报》表示。

  也正是由于2014年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汽车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又再次摆到台面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最新预警让经销商大面积亏损危机浮出水面:经销商的非合理库存已经接近1000亿元,亏损面一再扩大,目前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记者多方求证得知,库存量大的大多为外资品牌经销商,反而是份额下滑严重的自主车企有意识的减少经销商进货量。李峰对于库存量加大没那么悲观。他认为,当前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严重,今年压抑的需求,明年肯定会释放出来。

  也有业界人士提出汽车增速有其相对独立性。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就认为,根据车市潜在增长率大致相当于GDP速度的1.5倍的汽车发展规律。去年他曾预测“以GDP平均值7.5%为对照,2014年的车市增长率会在11.25%”,但由于宏观经济基本面缺乏亮点,今年汽车行业并未如预期高速增长。

  中国汽车市场向来有“大小年”之说,出现类似大小年的增速起伏不是必然也不是偶然,这其中国家政策能给车市做加减法,有时甚至是乘除法。比如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再创全球产销最高记录,正是由于诸多城市存在限购可能引发大量消费者恐慌性提前消费。

  如果前一年车市是大年,那么制定来年的目标可能需要谨慎理性,但2014年并不是如此。“各大车企此前判断2013年汽车市场增长不会过10%,但当年销量增幅13.87%,比上一年多9.6个百分点,以至于车企对今年汽车市场盲目乐观,大家普遍都把增幅设到15%左右,”李峰向记者表示,实际情况是今年经济整体不是很理想,加上企业上半年要求经销商大量进货,造成经销商下半年库存较高。

  也正是由于车企根据大年的产销数据过高判断来年市场,2014年汽车市场出现竞争惨烈、消费者持币待购等恶性环境,从而导致车市的起伏。李峰认为,目前国内汽车消费需求还在,今年消费者持币待购,明年肯定会释放出来。

  李峰的乐观是有道理的。根据美日欧国家的统计分析,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汽车普及率进入第二个上升期,平均每3人拥有1辆汽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截至2014年2月份,我国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保有量1.41亿辆,平均每10人拥有1辆汽车,而世界银行根据PPP(购买力平价指数)计算2013年中国人均GDP就超过1万美元。

  单纯参考美日欧国家情况,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仍有非常大增长的潜力,但如果不能解决空气污染、交通拥堵问题,国家是不会任由汽车保有量继续快速增长。

  也就在今年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汽车经销商日子江河日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透露,截至11月份,今年大约增加了35万辆库存,增幅达30%,这一增幅远超汽车销量的整体增幅,必须引起全行业的警惕。

  一旦2015年国家不再出台有利于汽车市场增长的配套政策,甚至进一步严格控制汽车总量的增长,汽车经销商将何去何从?汽车企业又将如何制定来年销量目标和商务政策,缓和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呢?

  不具名某合资品牌高管认为,经销商首先要自强,未来要向多品牌营销、经销商联盟发展,但这并不是一两年内能做到的,除非《汽车销售品牌管理办法》修订版有相关配套政策。

  而某主流合资品牌区域销售总监则提出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方式。“经销商必须转变观念,从之前的售前获取大量利润转化为更合理更长期更可持续性发展的售后及衍生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他表示。

  当然,上述人士提出的解决方式可能更多的适应于汽车保有量足够大的品牌。江铃陆风汽车副总经理潘欣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因为自主品牌零整比和工时费用只是合资品牌的几分之一,所以二线自主品牌经销商要维持经营必须销售要赚钱。

  他透露,江铃体系在渠道布局上都实行单一区域独家代理制,这保证了经销商的销售利润,因为没有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经销商库存偏高时也会进行促销,但是大部分是为了盘活资金的主动行为,即便为了返利阶段性大幅度促销,也是短暂而可控的,陆风的经销商目前70%盈利。

  与此同时,吉利、比亚迪、奇瑞今年销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大部分经销商并没有出现压库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多名自主车企相关负责人了解到,由于企业处于转型期,面对销量下滑,企业意识到如果再向经销商压库,将会面临大面积退网的境地。

  在处理经销商库存压力大问题上,一些外资品牌也开始转变方式,通过与经销商平等对话寻求双方共赢的格局。

  某韩系品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经销商能获取合理的利润是经销商是否全力以赴的关键,我们的经营方针就是“以人为本,以利化利”。

  也就在日前召开的一汽奥迪经销商年会上,一汽奥迪承认要调整厂家和经销商的合同及商务政策;取消CSI(顾客满意度指数)和SSI(销售与服务满意度)等考核,从之前14项考核缩少到8项,增加部分固定返利,减少考核返利,总返利略有增加。

  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彭波表示,其实现在很多厂商已经非常关注经销商的利润了,尤其是领先的厂家,“预计明年车企增长任务不会很重,将给经销商一个相对宽松的经营环境,否则盈利不理想经销商不如套现进入股市”。

  另外,他认为,企业未来也要将产量的扩张步伐稍微放慢一下,把质量和内部流程体系抓好。

  自主车企冲刺百万级规模

  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

  在《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名车企高管中,有人对明年自主品牌前景乐观,中低端市场会好于中高端市场;有人为自主品牌忧心忡忡,认为政府应出台更多政策引导国人购买自主车;有人已经布局2015年SUV市场与豪华车市场。

  而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彭波直指汽车行业结构显然不合理,中小企业太多。另外,他认为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多少其实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有几家企业的自主乘用车能进入百万辆规模。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连续下跌12个月。虽然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在9月份止跌回升,11月更是回升至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90%,达成早前《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所提出的市场份额底线,但根基并不稳定,诸多短板亟待解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自主品牌乘用车此前之所以出现“十二连降”,首要的原因是自主品牌汽车底子薄,技术积累不够。目前的情况是,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开发上的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样,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建设也明显落后于跨国汽车企业。跨国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同步发展,给整车发展以支撑,以至于自主品牌转型过程中,不得不依仗跨国零部件企业,推出自己的精品车型和中高端车型。

  也就在12月15日,吉利深化战略转型的开山之作——吉利博瑞在亮相时“浑身名牌”,法国法雷奥助力研发的灯具、全球第二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博世提供的最新版本ABS+EBD、全球领先音响产品供应商美国哈曼携手研发多媒体系统等100多家国际一流供应商为吉利配套。

  “对本土供应商,我们不是不用,我们一定是在零部件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专业领域里面是全球一二位的供应商,这是为了我们的产品能够成为前一二位,优秀的合作伙伴才能造就出色的产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安聪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当下,自主品牌整车企业转型升级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升级供应链,大量选用外资品牌零部件,越来越多自主整车企业的配套大门在对本土零部件企业关闭,不仅仅是吉利,奇瑞推出的转型之作艾瑞泽7生产制造所需要的零部件或生产设备均来自全球顶尖供应商。业内专家担忧,如果我国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还是这样一种整零关系,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将存在严重危机。

  不具名自主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发展初期给过本土配套供应商机会,但随着我们整车集成创新能力的增强,而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没有跟上我们的步伐,“一些零部件根本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技术标准,逼我们只能高价用外国货”。

  中航汽车副总经理周世宁向记者表示,现在发展自主品牌的外部条件越来越差,整车和零部件都需要政府更多规定和政策,引导国人购买自主车、引导整车企业采购国产零配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的事,这考验政府的决心和智慧”。

  记者注意到,之所以经历了“12连跌”之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开始逆势飘红,很多程度上依靠SUV车型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豪华车市场仍以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水平快速增容。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豪华车销量不到100万辆,销量不足当年总销量的6%。而今年上半年,豪华车市场销量已经达到80.80万辆,增速远高于整体市场,在整体乘用车中的市场占比再度提升。仅以英菲尼迪为例,上半年增幅达到130.2%,销量达去年全年在华销量的87%。

  “豪华车市场大于整个行业大势的增速将持续3-5或者会更长,”李峰表示。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且会继续保持较高的速度而领跑世界汽车行业,不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企业,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你追我赶的汽车产能扩张运动。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已形成和在建的产能约3500万辆,远远超过今年2400万辆的销售量。而且包括合资品牌在内的各大汽车厂产能扩张的冲动仍在延续,汽车行业过去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将演变为总量过剩,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车企形成的总产能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徐长明此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0%的安全水平。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是否需要作为推手,加快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能利用过低汽车企业呢?江铃陆风汽车副总经理潘欣欣认为,还是让市场调整为好,“国家新出台的节能补贴明眼人都知道是利好自主小排量,可是结果合资车型上榜比自主车多得多,反而更加恶化了自主的生存环境”。

  彭波表示,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多少其实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有几家企业的自主乘用车能进入百万辆规模,“如果国家为扶持自主品牌,目标设定为总体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多少,这将会害了自主品牌,政府政策的出发点应该是让少数自主品牌脱颖而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