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集团2014完成能源项目投资约145亿

作者:朱将云 张自皑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综合
2014-12-25 14:56:23

浙能集团2014完成能源项目投资约145亿

浙能集团2014完成能源项目投资约145亿

  2014年,浙能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有效投资,开发建设了一批能源项目,既保障了浙江能源的需求,也提升了企业的发展质量。截至2014年12月1日,浙能集团当年完成控股管理基建项目投资约145.84亿元,投产7台共318.8万千瓦发电机组、省级天然气管线施工达465公里、完成最后9台共337.5万千瓦煤机脱硝改造。新疆、宁夏等西部开发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在宁浙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配套电源项目中浙能共参股、控股926万千瓦煤电项目。

  为实施“浙能清洁化战略”,浙能集团还投入巨资,在全国率先实施超低排放项目,在推动浙江省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浙江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贡献。

  深谋远虑,早定战略重点

  扩大有效投资,保证大项目进展,浙能集团一直谋定而后动。早在2013年8月,浙能集团就已召开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协调会,确定下一年的发展战略重点,就一大批电厂建设项目及甬台温、金丽温等天然气管线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协调,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各项目建设目标。2014年年初,浙能集团召开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汇报交流会议,对完成年度有效投资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浙能六横电厂两台百万千瓦机组是浙能集团与省政府签订的“十二五”重大电力项目,两台机组必须在2014年8月、12月前建成投运。为了严控节点进度,浙能六横电厂建设者们从工程之初,就把加强现场施工协调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他们集结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建单位协同作战,采取了设备制造进度、图纸设计进度、现场施工进度有机结合的“进度联动控制模式”,全力保证电厂建设的均衡、有序推进。这也使电厂烟囱外筒施工和机组从并网到正式投产两个速度获得了“全国第一速度”的美称,圆满完成“一年双投”的目标。

  2014年,我省迄今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甬台温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进入新一波施工高潮。但由于甬台温工程途经地区经济发达、地势复杂,该项目具有管道长度最长、涉及县区最多、输气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最大等难题。面对这一挑战,浙能旗下省天然气开发公司践行浙能基建特色管理体系,贯彻浙能特色基建理念,通过规范管理体系、协调各方关系、依靠专业队伍三项方针,稳步推进浙江省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工作。金衢丽、甬台温等天然气管道目前累计焊接总长度已突破465公里,为实现“气贯浙江,惠及民生”的伟大愿景,向社会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国家煤电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技术的先驱和示范企业,浙江能源集团凭借着超前的战略眼光,大力发展环保经济。早在2011年,浙能集团就率先提出了超低排放技术。经过三年持续的战略部署和研究攻关,浙能集团凭借自身过硬的研发能力,首创“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技术”,并利用该专利,于今年5月22日,成功在嘉兴发电厂8号机组率先投运燃煤烟气排放装置,为国内首套超低排放机组。截至今年年底,浙能集团已连续投产了嘉兴电厂、六横电厂、乐清电厂等520万千瓦装机的超低排放示范项目。根据下一步战略,浙能将继续大力发展环保经济,预计投入近50亿元资金,在2016年完成60万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实现30万千瓦级以上机组超低排放的全覆盖,继续引领浙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西部开发项目是浙能集团当年战略的又一点睛之笔。早在2011年,《浙能集团发展战略与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出“空间一体化”发展思路和“走出去”战略。在该战略指导下,浙能集团大力发展西部项目建设,扩展外部资源,突破发展瓶颈。2013年6月8日,浙能集团正式控股新天煤化工公司,开发建设20亿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跨出西部开发战略重要一步,并于2014年11月完成110千伏总降压站受电工作。浙能新疆阿克苏电厂项目在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的基础上,大步前进,获得了建设用地批复。在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配套电源项目中,浙能集团抓住机遇,控股宁夏枣泉电厂项目,并参股方家庄、银星、大坝四期、宁东二期及鸳鸯湖二期项目,总计装机容量达926万千万。

  排除万难,攻克建设路障

  项目建设绝非一帆风顺,浙江能源集团在扩大有效投资的路上遇到过层层困阻。但浙能人并不退缩,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扫清路障,让项目建设快速平稳运行。

  为了使各大项目早日落地,浙能集团领导多次亲自挂帅赶赴北京、新疆、宁夏、浙江各地,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协商项目的前期工作,调整项目方案,为项目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浙能集团相关职能部门,本着集团“大能源战略”一盘棋的思路,高效运作,紧密配合,为集团项目编制计划,落实资金,提供支持,排忧解难,确保项目审批进度不拖慢项目进程。

  在浙能六横电厂项目建设中,“四通一平”场地的拆迁工作并不顺利,对此,浙能集团打破常规思维,采取“以工程推进拆迁”的总方针,步步为营,用开山爆破来打破协议拆迁停滞不前的僵局。为确保现场安全,每一次爆破前,项目组都会联合当地管委会人员组成“特别行动队”,彻底清理现场作业区和未拆迁民房区的所有人员。为加快开山进度,项目组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爆破作业与锅炉房基础等工作面同时进行,最大程度通过加强爆破飞石和振动控制来保证现场爆破作业的安全。这种“非常规”的开山作业,也开创了同类电厂建设的先河。267次爆破作业,267次集体出动,浙能人硬是把230多万立方的山体夷为平地,将整个项目的建设送上了快车道。

  甬台温天然气隧道工程中,施工伊始的政策处理问题就已成了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工程周边人口密集,而当地村民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性与重要性缺乏了解,征借地工作难以开展。面对村民诸如“隧道在地下几十米深,为什么上面的房屋还需要拆迁”、“爆破会不会对我们造成生命危害”、“借用的土地使用完后怎么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之类的问题,前线的浙能人耐心地反复向他们解释工程的合法合规性、评估影响以及借地补偿复耕等事宜,确保村民对天然气工程的正确了解和支持。同时,项目组一面加强隔离与隔音措施,升级施工安全规范标准,杜绝村民及工作人员安全事故,一面缩短作业时间,增加作业班次,确保作业人员保持最优状态,推进工程快速安全进行。

  浙能小洋山围垦工程建设中,因工程位于海洋气象条件复杂的洋山地区,风力一旦达到8级以上船舶就需规避,吹填砂施工必须停止,夏季台风频发、冬季寒潮期长,给现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弥补工程进度的损失,保证按时完成工程节点,浙能人打了一场与时间竞赛的攻坚战。项目组多次组织各方召开关于抢施工进度的专题会议,在要求施工单位落实增派施工班组、增加施工船只实现连续不间断作业外,还提出了建造临时施工平台的专项方案。同时,为保证工程质量不因提速而降低,项目组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层层把关,动态管控,将质量责任层层下发,落实到人。这些方案和制度的落实,为洋山工程顺利、快速、高质量的完成工程节点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浙能完成“开疆扩土”、“沧海变桑田”的宏大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

  (朱将云 张自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