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楼市冷暖的八个关键词

作者:王政、吕昂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2014-12-25 17:29:32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25日电(记者王政、吕昂)2014年的中国楼市在“凛冽寒风”中起步。数年限购冷却,楼市成交持续萎缩,“楼市崩盘”等论调交织着刚需的纠结、老业主的“激烈维权”、地产大佬的集体看空,楼市笼罩在一片悲情色彩中。2014年的中国楼市又带着“一丝暖意”收尾。“限购松绑”、房贷新政、降息等利好持续送来温暖阳光,楼市成交逐步回温,“去行政化”、更趋理性的楼市新常态日渐形成。

  浓缩了起落沉浮、冷暖悲喜的2014年,注定成为中国楼市的一个重要节点。

  ——以价换量。马年春节不久后的2月18日,杭州城北一楼盘宣布以每平方米直降三千元的价格“清盘”、开启“马年第一降”,迅速引发全国多地连锁反应。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在经历2013年房价“涨声一片”后,2014年楼市在降价中开局。此后,“以价换量”成为贯穿这一年楼市的关键词,“降价甩卖去库存”成为全国房企的主流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每月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显示,加入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逐月增多,至11月时已增加到68个,全国楼市呈现普跌格局。

  ——房企求变。5月22日,被业界成为“理想主义者”的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宣布向融创出售股份并决定退出绿城,引来行业内外一片唏嘘惋惜之声。乍暖还寒时,房企大佬们的内心波澜、变动是对市场冷暖的最生动诠释。随着取消限购、房贷新政渐次到来,宋卫平宣布“不卖了”,正当业界还在感慨“王者归来”时,绿城却在岁末又再度出售股份、联姻央企。这一年,越来越多在“黄金时代”躺着挣钱的房企倍感资金压力,而临近年底地产大佬更罕见集体看空楼市,更令起落转折的楼市变数丛生。成熟的市场免不了优胜劣汰,中国房企在日趋明朗的新常态下亦“不得不变”。

  ——取消限购。6月20日,呼和浩特成为全国第一个发文取消限购的城市。在获得监管层的“默许”后,“松绑限购”的浪潮霎时汹涌,很快席卷全国,截止目前,全国47个限购城市中仅剩一线城市和三亚尚未放开。虽然取消限购一度令各地政府背负了“救市”骂名,但在业界看来,挪开行政干预之手显然是楼市回归健康、理性的必由之路。有业内人士直言,房地产市场不想要“限制”、也不需要“庇护”,最好的方式就是“别来管”,把归市场的交还给市场。

  ——利率调控。9月30日央行发布“房贷新政”,对个人住房贷款加大支持,再次强调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同时从官方层面明确“认贷不认房”,让市场信心逐渐恢复,国内不少地方楼市成交曲线至此出现拐点。11月21日晚间,央行时隔两年多后再度宣布降息,让广大房企喜获“岁末红包”、购房者也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这是继取消限购后楼市迎来更“和煦”的政策春风,楼市成交也借此出现明显回暖。弱化“行政干预”之后,楼市调控更多依靠房贷、利率等金融手段的新模式日趋显现。

  ——量价齐跌。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17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2%;与去年同月相比,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8个,最低为下降9.9%,上涨的城市有2个,最高涨幅为3.0%。市场就是这么任性。既然期盼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那就得接受市场自导自演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房贷新政以及降息政策出台,四季度全国楼市成交量已出现回暖,量价跌幅开始明显收窄。

  ——分化加剧。截止11月底,厦门、郑州、保定等地楼市累计涨幅超过10%,而杭州、菏泽、温州等9个城市累计跌幅超10%。在“调控靠市场”格局初步确立的形势下,中国楼市渐趋理性的另一个标志是市场分化继续加深。楼市涨跌愈发凸显地方区位与发展成熟度、未来成长性等理性价值,没有重演“限购令”出台前的疯狂普涨,也没有在市场新格局中“大起大落”。业界人士预计,发展相对成熟、需求相对旺盛的地区,尤其是价格调整较充分或成长性较好区域的楼市,未来价格抬头的可能性已日益逼近,而相反,那些前期过度开发、盲目“催热”的区域,房价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库存高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9795万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556万平方米,即使四季度以来楼市成交日渐升温,但楼市库存依然处在高位运行。杭州、贵阳、武汉、温州等众多二三线城市今年来一直为高库存所累,一些人口导入缓慢的中小城市,库存高企的程度更为严重。从全国来看,高库存将是中短期内楼市面临的首要压力,相当一段时期内这一因素也将压着房价维持“相对稳定”,所以“去库存”仍是中国楼市今后的首要任务。当然,库存矛盾是结构性问题,去库存未来也必然会出现结构性分化,“好楼盘”会加快去化甚至供不应求,“差楼盘”或依然无人问津、甚至存量逆增。

  ——去行政化。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第二年未直接提及房地产行业,“无声胜有声”也更突显楼市调控“去行政化”趋势明确。“属于市场的终归市场”,已越来越成为决策者与参与者的共识。12月末,期盼已久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落地,政府在楼市调控“去行政化”的同时,开始着眼于“自己该做的”事情。有理由相信,接下来,房地产税、土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步伐将加快,而楼市本身将在“去行政化”的浪潮中进一步回归“市场属性”。

  经过2014年的起落沉浮,国内楼市“去行政化”、“趋市场化”的新常态逐渐确立,在这种新常态下,楼市发展将更趋成熟、理性。毫无疑问,无论未来楼市升温上扬,或是维持现状甚至继续下行,回望挪开了“行政干预”之手的2014年,必将会是中国楼市发生质变、回归市场的关键时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