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公益撑起音乐梦想 傈僳四弦琴弦响南京

作者:朱程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2014-12-25 17:03:39

苏宁公益撑起音乐梦想 傈僳四弦琴弦响南京

和盛伟在调试四弦琴

  四弦琴的乐声里有坚强和希望

  黝黑的肤色,一身灰蓝色的棉布衣,带着一顶具有民族特色的绣制帽子,身材略显矮小但很结实的和盛伟透露出一种特别的“坚韧”感。他在谈起自己与四弦琴的特别缘分时,很自然地拿出了自己的《残疾证》,然后轻松地笑笑说:“我从小身体不方便,在十几岁时开始拿起了四弦琴,跟着我爸爸学了起来,这让我多了很多快乐,也感觉有了很多希望。”

  和盛伟说,他在高兴或痛苦时都会抱着和他亲密相处的四弦琴,坐在屋外弹上几首,“看着那些外面的树啊草啊的,听着音乐就会忘记很多事情,有时还边弹边跳,有时兴致来了还会自己创作几首曲子”。

  和盛伟看着刚来到南京,还沉浸在兴奋中的小女孩们说,“我在教她们弹琴时总会给他们讲一些有关四弦琴的传说,比如,四弦琴的创造者是一个无父无母没有亲人的男孩,当他听到有一种特别好听的鸟叫声时,就想做一种乐器把这种声音模仿出来,后来就有了四弦琴,这样的音乐也给他也给周围人带来了很多快乐。”

  “我是想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要学会坚强,现在他们大多都是心里高兴时弹一弹,但将来他们就知道了,以后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痛苦和不容易,那时她们弹起四弦琴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提起是不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而选择教孩子们四弦琴,何盛伟忽然不好意思地笑笑,他说自己也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有更多的人会弹四弦琴,有更多的人能听到四弦琴,他就觉得高兴。

苏宁公益撑起音乐梦想 傈僳四弦琴弦响南京

来南京参加四弦琴演出的孩子们

  四弦琴里的快乐和满足

  虽然从头一天晚上就出发,中途辗转了十几个小时才到南京,但五位小朋友还是看不出一点的疲惫,新奇地看着房间里的一切,对于这些最大15岁,最小11岁的孩子们来说,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满满地都是好奇和兴奋感。

  “其实我们上学也要走好远的,我自己家里近一些,有的同学从家里到学校要用脚走6个小时”,11岁的乔姗姗一边吃着饭一边说。据黎光小学的带队老师熊精彪说,学校是住宿制的,周一到周五上课,有的离家远的孩子要从周五中午出发,才能保证周五晚上走到家里过周末。

  黎光村,占地149平方公里,属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黎明傈僳族自治乡,人均年收入600元,黎光小学是目前村里唯一寄宿制完全小学。

  但提起平时里的学校生活,孩子们的眼神中更多还是开心,似乎生活当中的不易已被他们的快乐屏蔽掉了。她们说自己喜欢上所有的课,特别是音乐和美术,因为可以唱歌、跳舞和画画。

  乔姗姗说,自己的爸爸现在生病在丽江住院,妈妈一个人在家里上班挣钱,自己的心愿是回家可以给爸爸弹琴听。说起生活里的一切,姗姗没有一点的不开心或者埋怨,扑朔着大眼睛说:“我开心的时候就会弹四弦琴,我学了三年了,以前还没有让爸爸妈妈听过呢。”

  12月24日,来到南京的第一天,也是13岁熊天顺第一次离开家乡父母自己在外过年,提起自己的生日愿望,她害羞地笑笑说,是想在表演的时候四弦琴弹好。

  12月26日,这五位小朋友与和盛伟将一起登上苏宁24年司庆的舞台。或许乐声中有历经沧桑后的沉淀,也会有纯净无邪的纯真,但它们一起传递的精神里都有喜乐和坚强。

  这正是苏宁24年来一直践行公益的初衷,为这些孩子和老师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喜悦,让更多的人分享喜悦。未来,苏宁将继续通过互联网公益的创新执行,凝聚更多改变社会的力量,凝聚更多爱心人士的力量,形成更大更持久的社会正能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