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落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建设“人的新农村”。与“物的新农村”相比,“人的新农村”是一个更宏大的命题,需要政府部门创造条件,让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条件向更符合小康社会标准的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幸福指数。
建设“人的新农村”,农民的生产方式要更新。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至今仍在部分地区和一些农业生产领域延续,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要实现“人的新农村”,就应当让农民按照现代化的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等方式,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产出效益。
“人的新农村”关键要新在生活品质。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农村在吃穿住行等物质层面与城市差距不断缩小,但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仍有差距。一些新农村社区建设不输城市社区,但居民却只能在家里生火盆取暖;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严重欠缺,整体卫生面貌较差。在新农村建设中,如果居住条件“进城”了而公共服务没有跟上,导致农民生活方式停留在农村,那就“新”得不完整、不彻底。
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突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经济落后,无法为当地闲置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青壮年只能外出务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结合农村特点,在引入合适项目的同时,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尽可能缩小农民就业半径、实现就近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资源对农民的服务也要“破旧迎新”。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差距明显,以养老金为例,多数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每个月发放的生活补贴不超过60元,远远低于城市低保和退休职工养老标准。
同时,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公共资源在农村普遍稀缺,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建设“人的新农村”,需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让城乡居民都能平等享受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红利。
“人的新农村”要新在农村社会管理方式上。村民自治政策,在保障农村民主的同时,也为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制造了障碍。农民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年龄结构偏大,导致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步缓慢,甚至出现“小官巨贪”“村霸”。
近年我国选聘大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输血”毕竟只是一时之举。要留住人才,需要解决农村干部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的问题,需要政策的倾斜。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当创造条件为农村“造血”,让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成为农村的接班人。
农民的精神面貌是“人的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富裕起来的农村人,开阔了视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需求随之而来。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缺乏,一些农村春节聚赌成风,就是最为直接的体现。推动农民精神面貌的转变,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人力和物资投入,普及农村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归根结底,“人的新农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只有确保“人的新农村”与“物的新农村”同步推进,才能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陈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