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日报讯(记者 吴溪)记者:王老师,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部作品进行解读呢?
王鸿达:选择《生死场》并不是任意的,是自然而然的触碰吧,就像在邻家的菜园里随意摘一个瓜果品尝一样顺其自然。
选这本书,有一千条、一万条理由,只要一条就够了,那就是因为我们是黑龙江人。我们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活、写作,我们没有理由不向萧红致敬。
萧红这部长篇小说今年刚好是创作完成80周年(1934年6月到9月间完成),明年是这本书出版80周年,为这个,也会让喜欢她作品的人放下一切来品读这本书。
记者:萧红写《生死场》时,正值23岁,但文章的笔触,并不像一位23岁的女性能写出来的。是怎样的人生感悟,促使她完成这样一部作品?
王鸿达:这和萧红本身的天赋和独特的生活经历有关,与她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情感经历有关。
记者:您初读《生死场》的时候,有着怎样的直观感受?
王鸿达:10年前,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情节,触动了我的内心。
老马走向屠宰场,基于人性中善良的东西;金枝进城,基于一个人的同情心、怜悯心而打动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在读一本书时的感受和所有读者是一样的,那就是直觉的感受,那是最能打动你的故事情节所唤起你内心最敏感最朴素情感的一种感受。这种情感产生的对人物、动物命运的关注,会让人流泪。
记者:这种感觉来自哪里?
王鸿达:来源于人性中的善良和怜悯心。一匹马,一个人,他们的关系,勾起了我作为一个读者的怜悯心,也体现了萧红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我感受到了,也勾起了我的同感。
当初,我是在无意识中体验这种情感感受的。现在,作为一个作家,再读《生死场》,当放下书的时候,我依旧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情感。
记者:您在读书会现场,对文本做了
很多解读。您觉得这本书想传达的是什么呢?
王鸿达:这部小说创作的时间是在1931年前后。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知道,前十章是写“九一八”之前的事,后七章是写“九一八”之后的事。东北沦陷,也陷入一场“生死场”之中。
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动物、植物,实际上都是在忙着生,忙着死。生生死死体现在这本书里。人是这样,动物是这样,庄稼是这样,树木也是这样。小到个体,大到人类,都是这样。
记者:那文本之外呢?萧红是想表达什么?
王鸿达:文本之外,这本书里其实有更深刻的思想。引申来讲,生命的过程,一头是生,一头是死,个体生命是这样,整个人类也是这样。这是困扰我们人类的永恒话题——“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是哲学范畴的问题。这个问题里有人类本身的困惑,这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答案,而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记者:说到答案,您说过,《生死场》中道出了生活、命运的很多答案,真的是这样吗?
王鸿达:这部小说应该得到中国女性的关注。书中描写的生活、命运的答案,正是给中国女性的。
萧红作为女性作家,写女人,比男人更清楚,更深刻。黑土地的母性,与关东女人的关联,与男人相比要大得多。从她们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就能解读出我们黑土地上的女人的性格。读懂了黑土地,也就读懂了萧红笔下女性的命运。
读书会当天,由于时间限制,我没有分析书中人物的命运走向。王婆家,王婆代表关东女人的性格特点,敢爱敢恨。与之相反,她的丈夫赵三则是个懦弱的农民,一遭受挫而终生失败,他只是王婆的陪衬;月英是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这样一个女人却死得那般挣扎;金枝一家中,金枝的命运悲剧,是由世道造成的,也有她性格中软弱的一面。金枝的母亲代表了多数中国女人愚昧麻木的一面,而又不乏对女儿关爱的一面。
记者:金枝和成业看似是有过爱情的。王鸿达:说到爱情,爱情这两个字对萧红笔下的人物都有些奢侈。爱情是昙花一现,更多是私情,人和动物的自然属性。女人们的生活凄惨到连爱情都产生不出。金枝和成业的私情、爱情萌芽,刚刚露出就被诋毁、嘲笑,被扼杀了。成业婶婶也是一样。叔叔和婶婶也是由最初“河边的私情私欲”导致婚姻的产生、走向死亡。“男人现在变成像石头一般硬”,让她有时候连碰都不敢碰。两个人的生活,已经到了像石头块一样,互相没有关联。
为什么我们喜欢萧红?因为她离我们很近。从她所写的最底层的乡村女性身上,我们看到了女人命运和环境的深切联系。女人在命运面前的苦难与挣扎,萧红的确描写得更深刻,就像白雪覆盖下的黑土地一样。
记者:这种命运面前的苦难与挣扎,是在引领女人走向哪里?
王鸿达:书中的女人,都是经过一连串的磨难和打击的。王婆,改嫁三次,最后和赵三结合,又是那样一个生活状态——儿子死了,女儿上山参加“义勇军”也死了。早年听说赵三要暴动,是那么支持他,鼓动他,把藏在家中的火枪拿给他用,赵三却因为一场小小的变故退却了。王婆始终没退却,她的形象比赵三高大得多。
金枝在活着走投无路的情况(甚至想当尼姑),也不想再去城里,不想再受欺凌和屈辱的生活,顽强地与命运抗挣着,坚强地活着。
这部小说适合一些女性读。这本书从范围大一些来说,是在讲中国女性的命运。无论民国时期,还是现在的女性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样一层一层的影子。现在女性和那时的女性截然不同,但她们身上的有些东西,诸如在挫折面前所表现出的生的坚韧,命运打击下显示出的坚强和伟大,一直是存在的。这种坚强,是隐藏在女性柔弱外表下的,当外界环境给她们重压时,这种骨子里的坚强会支撑她们顽强地走下去。(编辑:郭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