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唐人读书会”萧红《生死场》专场

作者:王晨羽 来源:大庆日报
2014-12-26 14:33:01

  大庆日报讯(王晨羽)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大庆日报举办的“唐人读书会”,做了一名静静的聆听者。这次读书会的话题略显沉重,《生死场》,萧红先生一生中最瑰丽的一笔,也是最落寞且伤感的话题。在这样的季节里,也许斯时斯地,想见到像松塔一样凝聚的乡下女人们有些难度,但是也不妨碍我们依据斯人斯景展开联想。我们毕竟与她们一样,追忆萧红笔下的男人、女人和生灵,这是一种旁观,也是一种反观。他们忙着生,也忙着死,我们旁观着落寞与抗争,也在成为生与死的主角。

  大庆作家王鸿达先生用他纯粹的作家之心,围绕着“生与死”为我们诠释了萧红先生的部分人生以及整部《生死场》的主题,用历史背景为我们展现了书中人性的穷涸与微光才照。然而,历史在萧红先生笔下并不是历史,而是人的所有。然而,人的所有又不过是一种灰暗的实在。

  王鸿达老师曾说萧红的笔调、修辞方法受鲁迅先生影响颇深。笔者非常同意,因为历数现代作家,大概也只有借用鲁迅先生凝练的笔锋才能够如实地传达萧红先生的真挚了吧。但与后人对鲁迅先生的“三伟大”评价相类似,萧红先生的初心也被掩埋在意识的洪流中。

  说到鲁迅先生,他对《生死场》的一句颇堪玩味的评语是“越轨的笔致”,何为越轨?笔者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越轨,是对萧红先生的眷爱,是一种嘱托和理解。

  生死场,以羊为伊始,也以羊为结束,在一只羊的生命片段中,呈现了许多生与死,也呈现了对世界的失望。王鸿达老师说那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柔顺颟顸却生命力顽强的中国人。诚然如是,但笔者想做一个自我的补充,那羊还象征着她自己,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几乎被伸张“正义”的男人们扼杀的灵魂,却因为男人的私心而苟延命程。这便是萧红先生一生的写照。

  萧红先生是孤独的,《生死场》每个女人身上,都存着自己的特征,而每个男人身上,都烙印着她生命中那些维持她活命却伤害过她的人之痕迹。在她的世界中,除此全无其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孤独,这种自我的孤独,也同时让她不能客观而有目的地描写人物,因此造成了她笔下许多人物性格的重叠和雷同。

  哀哀无告的女性群体意识,在萧红先生的笔尖被呼喊得尤为惨烈。她甚至将这种意识,推广到一切被主宰着的生与死,从老马、月英、小金枝、王婆、成业,以至于陷入毁灭命运的整个中国人民,莫不如是。然而,萧红先生并不甘于如此,蚊子的生、巨人的死,则是她对未来的一缕希冀。

  本文的最后,还要感谢王鸿达老师,他真诚的叙述和理解,让我动容,让我激动而凄凉。一位作家,应是为情感而生。萧红先生如是,王鸿达先生亦如是。(编辑:郭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