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络热词的根本意义在于补充和丰富汉语言

作者:孙维国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4-12-28 10:10:50

  日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评出2014十大网络用语:“我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蛮拼的”、“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保证不打死你”、“萌萌哒”、“时间都去哪了”、“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且行且珍惜”。

  面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网言网语,如果不是网民,就会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有人说网络语言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严肃性、规范性,使语言秩序混乱,应当对此予以坚决“打击”。

  这有点小题大做,网络语言根本没有其所言“恐怖”,一个基本事实是,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已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网络语言因应而生,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因为,生活离不开语言的相互交流、沟通,而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其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密不可分必然带来语言交流、沟通的改变。这不是中文特有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如此。

  汉字是中国人交流的工具,任何语言形式都要经历渐进发展、优胜劣汰的过程。网络语言也一样,在网络里,我不叫我,叫偶;你不叫你,叫U;不要不叫不要,叫表……凡此等等,不胜枚举,然而,经过时间的淘洗,半年、一年、三年、五年,真正能“存活”下来的恐怕1%都不到,有人做过统计,网络语言的“流行周期”只有短短三个月,因为它紧跟时代步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样的网络语言,其“寿命”自然不会太长。

  不管什么网络热词,说到底,网络语言也是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是“生活的产物”,或者说是现实生活的网络折射。也正因此,网络语言的本质是网民的意见表达,我们可以就网络语言的影响进行质疑、辩论,但不能不正视网络语言背后折射出来的公众诉求和呼声。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对此,应理性看待,要予以引导和包容,当然,网络语言不可滥用,要分场合、对象、环境,否则,就会引起别人不解、误解甚至反感。“适者生存”,网络语言也逃脱不掉这一事物发展规律。

  网络热词的“存活率”很低,但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优秀网络语言,无疑是对汉语言文库的一种有益补充和丰富。这才是网络热词最根本的长远意义。如果汉语言文库没有与时俱进的有益补充,只是因循守旧,终有一天,汉语言会与时代相脱节。汉语言能够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绽放灿烂夺目的光芒,不正是不断补充和丰富、与时俱进的结果吗!(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