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冬日少见的阳光照进山王坪集镇,和阳光一样温暖的还有村民别巨书的心。在山上生活了60多年的她,终于因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搬下了山。
因着儿子、媳妇中午要回家吃饭,刚到11点,别巨书就开始准备午饭了。
在距离别巨书所在位置不到200米远的地方,她的儿媳郑泽琴正在自家的建材店忙生意。
一度“有家不能回”
时光倒回五年前,别巨书一家的生活光景与现在比起来却是大不相同。
那时,别巨书是家里的“顶梁柱”,儿子、媳妇外出务工,孙女跟着老两口生活。一天到晚有干不完的琐事,一年四季有忙不完的农活,一家大小有操不完的心。“有时候你想串个门、摆个龙门阵都找不到两个人。”别巨书说。因为人烟稀少,农闲的时候就只有屋前屋后瞎转悠。
那段时期,别巨书心里想的、嘴里念的都是“要是儿子、媳妇在家就好了”。“不光农活有人分担,孙女能天天看到爸爸妈妈也要高兴很多。”别巨书说。虽说心里盼着一家人能天天在一起,可真要是儿子、媳妇不外出打工,家里又缺了主要经济来源。
老人想念儿子、儿媳,肖仁尧、郑泽琴何尝不想回老家!“大城市确实很热闹,但总感觉我们并不能像真正的城里人一样生活!”郑泽琴说。
政策带来新机遇
因着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别巨书一家的生活开始改变。
“前几年,村干部上门讲政策时就已经动心了,只是当时觉得回来找不到工作。”肖仁尧说。2010年,肖仁尧发现,部分老乡已经开始从山上搬到集镇,就算不搬下来的,也因外出打工挣了钱,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不少家庭的房屋都流行铺地砖、吊顶,厨房要装抽油烟机,卫生间要安装马桶……他从这些变化中发现了商机,在镇上开了第一家建材门店,销售建材和厨卫洁具。
可观的收益让肖仁尧夫妻安下心来在乡发展。可每天从镇上跑回老家,还要接送女儿上学等烦琐事情还是让肖仁尧夫妻感觉到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别巨书生了一场重病后,肖仁尧决定把握政策机遇,把家从山上搬下来。
下山迎来新生活
“农历八月二十七搬进来的!”搬新家的日子,别巨书记得很牢。100平方米的楼房,装修成了三室两厅,双开门冰箱、LED电视、现代的沙发和衣柜,宽敞的阳台上还有两张椅子,可以供休息。从阳台上望过去,是蜿蜒而过的清澈的鱼泉河水,寒冬仍旧色彩斑斓的鲜花基地。
别巨书觉得,她现在像生活在城里一样。安置点就好比城里一个现代小区,小区里有花园、塑胶篮球场、凉亭、座椅,以及高低错落的草木花卉。“就像电视里看到的一样!”别巨书对新家很是满意。除开环境条件,别巨书还看重安置点的热闹——儿子、媳妇都在眼前,还有100多户居民同住。
肖仁尧夫妻也觉得日子越过越顺畅了。按着传统的“女主内,男主外”方式,郑泽琴守着店面招揽生意,肖仁尧向客户提供送货、装修一条龙服务。“在家门口有了事业,既能养家糊口,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和老人、孩子说话,我们满足了!”郑泽琴说。
群众讲述
希望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讲述人:东城马堡山安置点居民肖文兴
我以前的房子挨着肖家沟水库,位置比较偏,搬迁到安置点以后,各方面的条件都比以前好了。房子修得比以前漂亮,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看病方便了,接送孩子上学也更方便了。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院坝不仅是平坦干爽的水泥地,还专门留了一块空地用作种菜。相比栽种一些花花草草装扮环境,菜园子对我们农村的老百姓来说更实用,尤其是我们从别的地方搬到这里来,没有一块自己的土地,老家的土地又隔得太远。你说叫我自己出钱去买窝菜,我这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农民又不愿意。这些小细节政府都给我们想到了,确实不容易。
搬到这里,我也遇到了新问题。在老家的时候找不到活干,还可以一天去刨我的一亩三分地,把庄稼种好。现在最头痛的是没有事情干,偶尔能出去打几个零工。虽然儿女都在外面打工,但我还是想大部分时间能有活儿,给自己挣几个零用钱。
数字说变化
·2013年以来启动安置点96个,建成32个;住房施工44.1万平方米,完工23.5万平方米;搬迁5229人,占计划搬迁6384人的81.9%,进入安置点4360人,占已搬迁人数的83.4%,搬迁贫困人口2114人,占已搬迁人数的40%。
·将产业发展与搬迁安置有机结合,夯实产业支撑。扶持发展星级农家乐300多家;建立扶贫互助社59个;争取市级资金780万元,用于安置点建设菜园、果园和创业园等。
·建立区金融服务网等银企共享平台,首家区级担保公司正式挂牌营业,累计发放“三权”抵押贷款2.17亿元。
·建立部门、党员干部、社会爱心人士与搬迁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组建扶贫驻村工作队34个66个组,切实帮助解决贫困户搬迁安置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陈小翠 金千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