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民日报的重点评论,往往被视为政治晴雨表、时代风向标。在党心民意的共鸣中,这些“楷体字”一次次刻录下历史年轮。从“社论”到“任仲平”,从“本报评论员”到“本报评论部”,2014年人民日报刊发四种署名评论近400篇文章,“能从人民日报读出啥,全看你的本事”。各位亲爱的读者君,你知道不同的署名评论代表什么意义?谁代表党中央发声?“任仲平”又是谁?这些评论都是如何出炉的?本网在此为您一一解密。
【社论】
天安门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样的刊头,正体现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地位与意义。每逢元旦、国庆等重要节点,每逢会议、纪念等重大事件,社论都必然出场,代表党中央发声。它以庄重、大气、朴实、鲜明的文风,以立足大局、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论证严密的气质,书写时代风云、见证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变化的轨迹。
因党中央机关报社论之名,其写作要求是最高的,分寸把握也是最难的。难就难在这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写作问题。对中央精神的准确阐述,对发展大局的深入思考;对现实问题的全面把握,对方针政策的有效传达,需要的是扎实的理论功底、敏锐的政治嗅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驾驭文字能力,而这正是一个党报评论员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社论一般由资深评论员、相关领域专业记者操刀,从标题到定稿,会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很多文章不仅需要报社领导把关,还需要报送中央审核。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担纲传达中央精神、解读国家政策的重任,就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正因此,它被视为观察中国政治的风向标,民间亦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能从人民日报读出啥,全看你的本事”。
2014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数量超过200篇。或是紧跟重大事件,如周永康案、徐才厚案刊发的评论,力求定性定调、引导舆论;或是阐释会议精神,如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力求读文知意、要点全覆盖;或是围绕中心工作,如深入推进改作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力求紧扣主题、统一认识;或是把脉社会现象,如“还得有那么一股子劲儿”系列、“领导干部要奋发有为”系列,力求对接现实、入耳入心。
评论员文章主要由评论员和专业记者撰写。近年来,这一文体不断推陈出新,改变了公众对人民日报评论的刻板印象。
【任仲平】
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谐音缩写,是独具特色的大型政论品牌,每篇6000—8000字。1993年亮相至今,21年仅刊发了86篇,就 14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任仲平以大国大视野、大党大胸怀、大报大责任为价值追求,集群言、纳众智,紧紧围绕事关党和国家进步发展的重大题材,把握时代脉搏,关注人民利益,在重要的节点阐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出“中国声音”。
任仲平写作,以“七八条枪”的团队制度、“七上八下”的工作态度、“七嘴八舌”的民主风气,不断创新内容、改进文风。近些年来,任仲平写作中,提出“寻找最大公约数”“承续红色政党文化传统、接纳现代政治文明价值、考量当前社会民众诉求”“全球意识、问题意识、分寸意识”等理念,成为人民日报评论的创新高地,让这一品牌成为中国新闻界的一棵常青树。
【本报评论部】
“本报评论部”的署名方式,始于2011年。它诞生于传统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和以新闻时评为主的“人民时评”的中间地带,是在党报评论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文体文风主题的新探索。 顾名思义,这一署名方式的文章,由人民日报评论部担纲。
“本报评论部”文章选题来源广泛,既有对发展大局的把握、对政治议题的关注,也有对社会文化的聚焦、对公众心态的剖析。在文风上,她追求把讲道理的“理性分析”和摆事实“感性说服”结合起来,力求在议程设置上有独创、在观察视角上有突破、在文风表达上有创新,实现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的转变。
“本报评论部”文章亮相以来,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宁要微词,不要危机》《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等评论,都曾在舆论场中获得广泛关注。
2014年人民日报刊发“任仲平”8篇: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
2014年人民日报刊发“本报评论员”290篇:“作风”建设最闪眼
2014年人民日报刊发“本报评论部”52篇:在观点交锋中寻找“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