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星岛环球网报道,近年香港高等教育界推行国际化,吸纳全球的非本地生来港就学;不过,目前八大取录的两成非本地生中,有4%属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资助学额,令人质疑削减了本地生的入学机会。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行政会议建议,将取消现时非本地生的资助学额,将八大取录的两成非本地生,全数转为非资助学额,有关建议将会咨询八大及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若果获得通过,预计最快2016学年落实,届时将会为本地生每年可增加600个学额。
根据现行政策,八大院校可取录包括内地在内的非本地生修读副学位、学士学位及研究院修课课程,人数最多可相等于核准教资会资助学额的两成,而这两成包括4%属资助学额,16%属非资助学额。但院校为免两类学生自行比较,会向修读同一学科的非本地生收取相同学费,所以在实际运作上,学生不会察觉自己是属哪一类。
鉴于近年社会上愈来愈多声音关注非本地生接受资助学额,会影响本地生的入学机会。行政会议最新建议,将取录非本地生的政策改为全部非资助学额,在维持每年资助15000个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不变的情况下,变相增加本地学生学额。
教资会将就建议咨询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并会就新政策的推行细节咨询八大院校。若政策获得通过,估计最快2016学年落实,即每年15000个资助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计算,新政策将会为本地生每年增加六百个学额。
教育局在文件中称,有关政策的改变对吸纳非本地生的工作影响甚微,因为目前所有非本地生已须缴交较高的学费,而将来非本地生依然只需缴交数额最少足以收回一切额外直接成本而非全部成本的学费。
另外,在2015学年起,和紧接的3年期内,教资会将逐步增加资助高年级学士学位课程收生学额,共1000个,一五学年首年增加265个收生学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