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月4日电(记者聂建江 张钦 张玉洁)甘肃省中东部干旱地区,曾经“一碗水贵过一碗油”,旱塬水故事令人心酸。如今,一批大型调水工程穿山跨沟引水上山,一座座自来水厂建在山沟里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一些干旱大县用地膜“捂”水种地,成为产粮大县。
从旱逼人走到水随人流
一泓清水爬上陇中黄土高坡,在植被稀疏的旱塬上静静流淌,一路遇到扭秧歌、放鞭炮、步行十里迎“贵客”的旱塬百姓。水到村口,有老人扑通跪地迎接“水龙王”。
这是一个多月前,甘肃最大调水工程引洮工程一期试通水时,记者看到的一幕幕场景。从旱逼人走,到水随人走,甘肃兴水治旱步伐更坚实。
定西市安定区有名的养鸡大户陈云花,就曾被大旱逼得“走西口”。
在她的家乡鲁家沟镇太平村,村民“水权”意识特强,家家集雨水窖全部上锁。村前小河流淌的苦咸水,鸡喝了都会拉肚子。这些,她都能忍受,可是庄稼连年因旱歉收、绝收。1998年,陈云花另谋生路,西出新疆到养鸡场打工。
后来,她回家自办鸡场,心想着养了鸡就不靠天吃饭。可是,家中2000多只鸡,一天就要喝100公斤水,新挖3口集雨水窖都不够用。而到20多里地外拉水喂鸡,1吨水成本高达30元。
2009年,定西市安定区中部城乡集中供水工程竣工。自来水入户后,陈云花的养鸡规模翻番,目前养鸡7000多只。去年底,引洮工程一期通水,调水量将达每年2.37亿立方米,陈云花再次看到增收致富的希望。
一项统计显示,甘肃近10年间在兴建引洮工程等大型调水工程的同时,还建成5330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通过引水上山、水随人走,旱塬之渴得到缓解。
从渴不择水到水厂下乡
在断崖上插一根管子,把渗出的水滴导入桶里,这是天水市武山县坪道小学师生多年来的唯一水源。校长汪杜喜说,上课前放好桶子,下课后桶里才有半桶水。而据有关部门检测,这一带的水大肠杆菌都超标。
不过,汪杜喜说,随着曾是城里人“专利”的自来水厂“下乡”,师生用水不仅远比以前充足,也更为干净、卫生。
2013年,坪道小学附近,一座现代化的自来水厂拔地而起,为包括学校师生在内的10万多人提供充足的水源。水厂按照与城镇水厂一样的标准,对入厂水进行絮凝、沉淀、加氯等处理。县里的农村自来水检测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出厂水进行体检。
坪道小学是一个缩影。多年来,甘肃旱塬许多农村群众有泉水喝泉水,有雨水喝雨水,饮水不安全。而近10年来,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配套建成一批自来水厂,几乎所有县区都建成农村水质检测中心。全省1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初步解决。
从靠天吃饭到“捂”水种地
陇中地区苦甲天下,苦在十年九旱。旱到什么程度?民谚称,“春种一粒麦,秋收一棵草。”50多年前,为了引水再造米粮川,甘肃第一次引洮工程喊出“把水引上董志塬,坐着轮船回家园”的口号,最终以失败告终,教训惨痛。
大旱之年,为了保春耕,旱塬百姓就连“花盆里种麦”的办法都想到了。14年前,定西市通渭县遭遇一场罕见的春旱,土壤干透,根本无法下种。农技人员想出营养钵里种麦的办法:把报纸卷成花盆状,盆中培土、种麦,然后像城里人浇花一样浇水。全县单位捐出所有报纸,干部职工齐动员帮做营养钵,定西市准备召开现场会推广这一做法。天可怜见,现场会召开的前一晚上,一场倾盆大雨浇透土地,这个计划才没实施。
不过,如今的通渭县,已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有干部说,这是用地膜“捂”出来的。
记者在通渭县农村看到,一级级梯田上铺满如雪一般的白色地膜。当地农技人员说,当地秋季雨水最充分,起垄覆膜可有效避免蒸发,当土壤湿度在20%时,每亩地相当于蓄水300立方米。这种旱作农业技术,学名称全膜双垄沟播。
通渭县李店村村民王鹏家里种粮不亏本,就是从学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开始的。2008年,他家5亩麦子秋后打粮还不到500斤,扣掉种子、化肥钱和秋收请麦客割麦的300元钱,大田种麦严重赔本。这年秋天,王鹏不等农技人员动员,主动用起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第二年,家里10亩覆膜玉米,亩产近1000斤,卖了2万多元。
统计显示,2014年甘肃省有1500多万亩的耕地采用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受益人口达600多万人。通过“捂”出土中水的办法,通渭县、会宁县、环县等甘肃的干旱大县、吃救济粮大县,一跃成为全省排名前五的产粮大县。